健身后需要補充多少蛋白質

博禾醫(yī)生
健身后蛋白質補充量需根據(jù)體重和運動強度調整,一般每公斤體重每日需1.2-2.0克蛋白質。具體補充量主要取決于運動類型、訓練目標、個體代謝率、飲食結構及恢復需求五個因素。
1、運動類型:
耐力運動如長跑對蛋白質需求相對較低,每公斤體重約需1.2-1.4克;力量訓練如舉重則需更高蛋白質支持肌肉修復,每公斤體重建議1.6-2.0克?;旌闲瓦\動者可取中間值1.4-1.7克,運動后30分鐘內補充乳清蛋白或雞蛋等優(yōu)質蛋白可提升合成效率。
2、訓練目標:
增肌人群需維持正氮平衡,每公斤體重應攝入1.6-2.2克蛋白質,分5-6次補充;減脂期需防止肌肉流失,建議按1.2-1.5克補充。運動員備賽階段可短期增至2.0-2.5克,但需監(jiān)測腎功能。
3、個體代謝:
基礎代謝率高或消化吸收功能弱者需增加10-15%蛋白質量。中老年健身者因合成代謝抵抗現(xiàn)象,每公斤體重應比年輕人多補充0.2-0.3克。素食者需注意植物蛋白的氨基酸互補搭配。
4、飲食結構:
日常飲食中肉類、豆制品攝入充足者可減少補劑用量;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飲食需增加蛋白質比例。建議將每日蛋白質量分配到各餐,運動后加餐可選用雞胸肉、希臘酸奶等富含亮氨酸的食物。
5、恢復需求:
高強度訓練后24小時內需重點補充,每公斤體重可額外增加0.3-0.5克。存在肌肉酸痛時可選擇水解蛋白肽促進吸收,睡眠前補充酪蛋白有助于夜間持續(xù)修復。過度訓練期間需配合維生素B6幫助蛋白質代謝。
建議優(yōu)先通過天然食物獲取蛋白質,如魚類、瘦牛肉、藜麥等,搭配適量乳清蛋白粉作為補充。同時保證每日飲水2000-3000毫升促進代謝廢物排出,補充維生素C和鋅有助于蛋白質合成。訓練后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按3:1比例攝入能優(yōu)化糖原儲備和肌肉修復,避免長期超量攝入蛋白質增加肝腎負擔。
腸易激綜合征怎么做健身煅煉
孕婦蛋白質弱陽性是怎么回事
健身后導致月經(jīng)紊亂什么原因
蛋白質尿檢+++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健身后有種駝背的感覺
蛋白質偏高是什么原因 蛋白質偏高或是五個原因引發(fā)
西方人攝入的蛋白質什么最高
健身房里的動感單車減肥效果
健身吃維生素b族有什么好處
雞胸肉健身前吃還是健身后吃
經(jīng)常健身的人和不健身的人區(qū)別
雙縮脲試劑檢測蛋白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