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病毒是由什么引起的傳播的

博禾醫(yī)生
登革熱病毒是登革熱的病原體,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登革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以高熱、全身肌肉酸痛、皮疹、出血傾向等為特征。
登革熱病毒屬于黃病毒科中的黃病毒屬,是一類單股正鏈RNA病毒,其基因組由10700-11200個核苷酸組成,長度約為11.3kb。登革熱病毒分為4個血清型,分別為DENV-1、DENV-2、DENV-3和DENV-4,其中以DENV-2和DENV-3最為常見。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nèi)復制后經(jīng)唾液腺排出,并被蚊子叮咬人時將病毒注入人體,在人體內(nèi)進一步繁殖并引起癥狀。
建議日常生活中避免去蚊蟲多的地方,外出時做好防護措施,盡量穿長袖衣物以及長褲等,可以減少被蚊蟲叮咬的概率。
登革熱的主要傳染源是患者及隱性感染者,潛伏期一般為5-9天。感染登革熱病毒后可出現(xiàn)發(fā)熱、頭痛、關節(jié)痛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xiàn)休克、出血等表現(xiàn)。臨床上對于登革熱的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如高熱時可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藥物進行退熱治療。由于登革熱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因此需注意隔離治療。
副流感病毒3型是什么
病毒性神經(jīng)炎看什么科
母乳會有流感病毒嗎
小兒病毒急性腸炎怎么辦
嬰兒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病毒性結(jié)膜炎能自愈嗎
病毒引起的發(fā)熱嚴重嗎
病毒性感冒可以吃蘋果嗎
病毒性咽峽炎是什么
抗病毒顆粒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如何治療巨細胞病毒
IvA流感病毒A陽性能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