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棟 副主任醫(yī)師
2025-07-01 16:16 回答了該問題
母乳性黃疸未消退時一般需暫緩接種疫苗,可通過增加喂養(yǎng)頻率、日光照射、暫停母乳喂養(yǎng)等方式促進黃疸消退。母乳性黃疸可能與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較高、新生兒腸道菌群未建立完善等因素有關。
1、增加喂養(yǎng)頻率
每日哺乳次數可增至10-12次,通過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膽紅素排泄。哺乳時需確保嬰兒正確含接乳頭,避免無效吸吮。家長需觀察嬰兒每日排尿6-8次、排便3-5次為喂養(yǎng)充足指標。若嬰兒出現(xiàn)嗜睡、拒奶等異常表現(xiàn)應及時就醫(yī)。
2、日光照射
選擇上午9-10點或下午4-5點陽光柔和時段,將嬰兒裸露背部或腹部置于陽光下,每次10-15分鐘,每日2次。需注意遮擋眼睛及會陰部,避免陽光直射。日光中的藍光可促進皮膚表面膽紅素分解。家長需密切監(jiān)測嬰兒體溫,防止過熱或著涼。
3、暫停母乳喂養(yǎng)
經醫(yī)生評估后,可暫時改用配方奶粉喂養(yǎng)2-3天,待血清膽紅素下降后再恢復母乳。暫停期間需規(guī)律擠奶維持泌乳。該方法適用于膽紅素值接近光療指征的嬰兒,家長需每日記錄嬰兒體重變化及黃疸消退情況。
4、補充益生菌
可遵醫(yī)囑使用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等益生菌制劑,幫助建立腸道菌群促進膽紅素代謝。使用時應以37℃以下溫水或奶液沖服,避免與抗生素同服。家長需觀察嬰兒大便性狀及腹脹情況。
5、醫(yī)療干預
當膽紅素超過256μmol/L時需進行藍光治療,嚴重者可能需輸注白蛋白或換血治療。光療期間需保護嬰兒眼睛及生殖器,并增加補液量。家長應配合醫(yī)護人員定期監(jiān)測膽紅素水平變化,記錄光療時間及不良反應。
日常護理需保持嬰兒皮膚清潔干燥,避免包裹過厚影響膽紅素經皮排泄。每日測量體溫并記錄黃疸范圍變化,觀察有無嗜睡、肌張力減低等膽紅素腦病征兆。建議家長在醫(yī)生指導下制定個體化退黃方案,黃疸消退后及時補種疫苗,接種前需重新評估嬰兒健康狀況。
剛出生的嬰兒什么時候打預防針
1個問答
什么情況下可以打乙肝抗體預防針
1個問答
小孩出濕疹能打預防針嗎?
1個問答
寶寶五個月拉肚子打預防針嚴重了怎么回事
1個問答
嬰兒有點鼻塞可以打預防針嗎
1個問答
出水痘可以打預防針嗎
1個問答
寶寶拉肚子可以打預防針嗎?
1個問答
寶寶感冒了能打預防針嗎?
1個問答
寶寶五個月拉肚子打預防針嚴重了怎么回事
1個問答
甲肝預防針有必要打嗎
1個問答
男性小便發(fā)黃是怎么回事
1個問答
艾灸曲池穴能治肩周炎嗎
1個問答
小孩輕微腦震蕩怎么辦
1個問答
半個月沒來月經是不是懷孕了
1個問答
大人肺炎不發(fā)燒正常嗎
1個問答
腦出血吐怎么回事兒
1個問答
得了蕁麻疹能不能吃鴨子
1個問答
血常規(guī)正常是什么肺炎
1個問答
無痛人流十天同房了怎么辦
1個問答
治療毛囊炎有什么好方法
1個問答
2025-07-19
2025-07-15
2025-07-06
2025-05-30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