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鵬 副主任醫(yī)師
2025-07-11 09:06 回答了該問題
子宮內膜癌的轉移途徑主要有直接蔓延、淋巴轉移、血行轉移和種植轉移。子宮內膜癌是發(fā)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轉移途徑與腫瘤分化程度、浸潤深度等因素相關。
1、直接蔓延
腫瘤可沿子宮內膜表面向下侵犯宮頸管,向上累及輸卵管和卵巢。當癌組織穿透子宮肌層后,可侵犯子宮周圍組織如膀胱、直腸等。直接蔓延多見于低分化或晚期腫瘤,可能伴隨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下腹墜痛等癥狀。治療需根據(jù)分期選擇子宮全切術聯(lián)合放化療。
2、淋巴轉移
癌細胞通過宮旁淋巴管轉移至髂內、髂外淋巴結,進而累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淋巴轉移概率隨肌層浸潤深度增加而上升,可能表現(xiàn)為下肢水腫或盆腔包塊。確診需通過影像學檢查,治療需行系統(tǒng)性淋巴結清掃術。
3、血行轉移
晚期腫瘤可通過血液循環(huán)轉移至肺、肝、骨等遠處器官。血行轉移多發(fā)生在低分化腺癌或特殊病理類型,可能引發(fā)咳嗽、骨痛、黃疸等轉移灶癥狀。PET-CT有助于發(fā)現(xiàn)轉移灶,治療以姑息性化療為主。
4、種植轉移
癌細胞脫落后可種植于盆腔腹膜、大網(wǎng)膜等部位,形成多發(fā)轉移結節(jié)。種植轉移常見于漿液性癌等特殊類型,可能產生腹水、腸梗阻等表現(xiàn)。腹腔鏡探查可明確分期,治療需聯(lián)合腫瘤細胞減滅術。
子宮內膜癌患者應定期復查腫瘤標志物及影像學檢查,監(jiān)測轉移跡象。保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避免高脂飲食。根據(jù)體能狀況進行散步、瑜伽等低強度運動,術后患者需遵醫(yī)囑進行盆底肌訓練。出現(xiàn)異常陰道排液、消瘦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
胎停育需要查血小板聚集嗎
1個問答
登革熱會引起血小板降低嗎
1個問答
治卵巢癌早期會有成活率嗎
1個問答
卵巢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一些呢
1個問答
為什么會患卵巢癌確沒有疼痛癥狀?
1個問答
骨髓正常白血球低血小板低是怎么回事?
1個問答
治卵巢癌早期會有成活率嗎
1個問答
血小板偏高紅細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1個問答
為什么卵巢癌會有疼痛
1個問答
卵巢癌早期癥狀表現(xiàn)
1個問答
去除口臭有什么方法
1個問答
寶寶拉肚子、帶血絲怎么辦
1個問答
闌尾炎不手術的后果
1個問答
憋不住尿怎么鍛煉回來
1個問答
空腔潰瘍是什么因素引起
1個問答
男性勃起無力吃什么藥
1個問答
包皮垢突然增多是什么引起的
1個問答
嘴巴有口臭怎么辦
1個問答
腦出血煙霧病是什么
1個問答
來大姨媽腰酸疼怎么緩解
1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