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飲食管理需兼顧營養(yǎng)供給與代謝負擔控制,主要原則包括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限制鈉鉀磷攝入、保證充足熱量及補充水溶性維生素。
1、優(yōu)質蛋白選擇:
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需按每公斤體重0.6-0.8克計算,優(yōu)先選擇雞蛋、牛奶、瘦肉等生物價高的動物蛋白。植物蛋白如豆類需嚴格限制,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較多可能加重氮質血癥??刹捎名湹矸厶娲糠种魇骋詼p少植物蛋白攝入。
2、限鈉控水策略:
每日食鹽量控制在2-3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水腫或尿少患兒需根據尿量調整飲水量,通常以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為宜。監(jiān)測體重變化有助于判斷液體平衡狀態(tài)。
3、低磷高鈣搭配:
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堅果、碳酸飲料,必要時使用磷結合劑。同時增加鈣質攝入,選擇低磷高鈣的食材如油菜、小白菜等綠葉蔬菜,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鈣劑和活性維生素D。
4、鉀攝入調控:
血鉀偏高時應避免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鉀食物,蔬菜可焯水后烹調以減少鉀含量。定期監(jiān)測血鉀水平,若使用利尿劑或出現(xiàn)嘔吐腹瀉時需警惕低鉀風險。
5、熱量保障方案:
每日需保證35-50千卡/公斤體重的熱量供應,以植物油、糖類為主要能量來源。可選用特殊腎病配方奶粉或添加麥芽糊精等碳水化合物補充劑,避免因熱量不足導致蛋白質分解代謝。
實施飲食管理時需定期監(jiān)測血肌酐、尿素氮、電解質等指標,根據腎功能分期動態(tài)調整方案。建議采用少量多餐制減輕腎臟負擔,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合并高血壓患兒可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攝入,貧血患兒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和促紅細胞生成素。家長應記錄每日食物攝入種類及量,與營養(yǎng)師保持溝通優(yōu)化膳食結構,同時注意避免過度限制飲食影響患兒生長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