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旅程而不是賽跑

博禾醫(yī)生
從幼兒園放學,不是回家,而是去各種興趣班、學習班,成為越來越多孩子的生活常態(tài)。根據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教所最近發(fā)表的幼兒參加興趣班的調查,9成以上的家長認為幼兒需要參加興趣班,5成以上的家長同意幼兒不參加興趣班會輸給起跑線。許多父母不僅為他們的孩子報名參加了一個興趣課程,而且從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都很滿。但是,專家認為童年是旅行,不是賽跑,早期教育不僅僅是結果,還忽視了孩子學習過程的感覺和體驗。
贏在起點教育可能無法達到
的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監(jiān)護人把送孩子去興趣班作為贏在起點的重要平衡,但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速度的例子并不少見。有些孩子在學前參加英語、思維訓練、語言訓練等興趣班,熟練背誦唐詩,在100以內減法,但進入小學成績平平,學習困難。童年是旅行,不是賽跑,華東師范大學的心理和認知科學院教授桑標非常贊同。這意味著我們需要遵循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有序地開展智能化開發(fā),為孩子的成長營造適合自己年齡和個性特征的早期教育環(huán)境。
不能只關注學習結果
鋼琴、珠心算、英語、識字,是最受家長歡迎的早教項目,這些項目的共同特征是教育效果明顯,家長們容易受到鼓勵,所以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家長隨波逐流。桑標認為,家長們不僅要關注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孩子在早期教育過程中的感悟和體驗。他以兒童學習鋼琴為例,良好的早期教育應著眼于兒童對音樂的理解和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只關注鋼琴的技能、技能訓練,追求八級、十級,忽視學習中的體驗,兒童痛苦地演奏歡樂贊的可能性很高。
興趣班的學習占有孩子的休息時間
興趣班的學習一般安排在每天放學后,有些家長不僅為孩子申請興趣班,還有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都很滿。從調查數據來看,幼兒每周參加興趣班的平均學習次數為2.6次,一次平均使用時間為110分鐘。這樣,一周的幼兒參加興趣班的時間占286分鐘,平均每天40.9分鐘。調查顯示,80%左右的幼兒回家完成與興趣班相關的作業(yè)和練習,如數學問題、練習鋼琴、畫畫等。過于密集地參加興趣班的學習,必然會占有幼兒調整休息的時間,游戲和交往活動的時間也相應減少。
早期教育不一定要上興趣班
在一些家長看來,好的早期教育是把孩子送到各種專業(yè)教育機構。桑標說:其實父子同樂的過程是很好的早期教育。國內心理學家研究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學習成績的關系,發(fā)現優(yōu)等生和差等生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有明顯的不同:前者喜歡溫暖和理解,后者喜歡懲罰和干涉。這種差異的結果是,優(yōu)等生有信賴和安全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學習習慣的差等生有反抗和自卑感,他們更加厭倦學習,缺乏自信。
焦慮癥的癥狀和表現有哪些 兒童心理焦慮癥的類型和預防
博禾醫(yī)生
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學習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博禾醫(yī)生
幼兒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應做好示范
博禾醫(yī)生
難道母女間也應有距離?
博禾醫(yī)生
家庭暴力危害青少年的健康
博禾醫(yī)生
和孩子交流需要觀察語言的顏色
博禾醫(yī)生
五招擺脫“開學綜合癥”
博禾醫(yī)生
誰斷絕了孩子的競爭力
博禾醫(yī)生
消除兒童逆反心理四法
博禾醫(yī)生
心理修復不能忽視自己的孩子
博禾醫(yī)生
別忽視孩子的第一次
博禾醫(yī)生
孩子家長互被逼“瘋”?
博禾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