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做心臟搭橋手術心臟病

博禾醫(yī)生
心臟搭橋手術通常適用于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或閉塞的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變等情況可能需要通過搭橋手術重建血流。手術需根據(jù)血管造影結果評估,由心血管外科醫(yī)生制定個體化方案。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心臟搭橋手術最常見的適應證。長期高血脂、高血壓或糖尿病可能導致血管內(nèi)皮損傷,脂質(zhì)沉積形成斑塊,造成冠狀動脈管腔狹窄。當狹窄程度超過70%且藥物控制不佳時,可能引發(fā)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此時搭橋手術可通過移植血管繞過堵塞段,恢復心肌供血。手術通常選取患者自身的胸廓內(nèi)動脈、橈動脈或大隱靜脈作為橋血管,術后需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預防血栓。
心肌梗死急性期后若遺留嚴重冠狀動脈狹窄,也可能需要搭橋手術。心肌梗死會導致部分心肌壞死,剩余心肌需承擔更大負荷。若冠狀動脈存在未處理的嚴重狹窄,可能再次誘發(fā)缺血事件。通過搭橋手術可改善存活心肌的血供,降低再梗死風險。術后需配合心臟康復訓練,逐步恢復心肺功能。
多支血管病變患者往往更適合搭橋手術而非支架介入。當冠狀動脈主干或三支主要分支均存在彌漫性病變時,支架植入難度高且再狹窄概率大。搭橋手術能一次性解決多部位血流障礙,遠期通暢率較高。但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需評估患者心肺功能及合并癥情況。高齡或合并肺腎功能不全者需謹慎選擇術式。
術后需嚴格遵循低鹽低脂飲食,控制血壓血糖在目標范圍。每日監(jiān)測體重變化,避免液體負荷過重。逐步進行有氧運動如步行或騎自行車,但避免劇烈活動。定期復查心電圖、心臟超聲及血脂指標,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穩(wěn)定斑塊。出現(xiàn)胸痛、氣促或下肢水腫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
心臟瓣膜關閉不全的原因是什么
風濕性心臟病可以懷孕嗎
心臟左上方和左臂酸痛是怎么回事
安裝心臟起搏器后注意事項
心臟搭橋手術后如何保養(yǎng)
什么是心臟瓣膜病
肺源性心臟病的發(fā)病原因
孕婦心臟不舒服的原因
睡覺時心臟有壓迫感怎么治療
嬰兒心臟房間隔缺損
生氣心臟痛怎么引起的
后背心臟位置疼痛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