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強 主任醫(yī)師
2025-07-11 06:34 回答了該問題
感覺性失語癥是指患者能聽見聲音但無法理解語言含義的言語障礙,主要由大腦顳葉后上部損傷引起。
1、病因機制
感覺性失語癥多由左側大腦半球顳葉后上部的韋尼克區(qū)受損導致,常見病因包括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腦腫瘤及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病變。該區(qū)域負責語言理解功能,損傷后患者雖能流暢發(fā)音,但言語內容缺乏邏輯且無法辨識他人話語含義,常伴隨閱讀和書寫障礙。
2、核心癥狀
典型表現(xiàn)為言語理解能力喪失,患者可能滔滔不絕卻詞不達意,出現(xiàn)語詞新作或語義錯亂。同時存在復述障礙和命名困難,但對自身言語缺陷無認知,這與運動性失語癥形成明顯區(qū)別。部分患者會合并偏盲或感覺異常等神經體征。
3、診斷評估
需通過標準化語言功能測試如西部失語癥成套測驗,結合頭顱CT或MRI明確病灶位置。臨床需與精神分裂癥、癡呆等疾病鑒別,關鍵區(qū)別在于患者雖言語混亂但意識清醒,且非語言認知功能相對保留。
4、康復治療
主要采用語言治療師指導的針對性訓練,包括聽覺理解練習、語義關聯(lián)訓練和代償性交流策略。對于急性腦血管病變導致者,可遵醫(yī)囑使用胞磷膽堿鈉注射液、奧拉西坦膠囊等神經營養(yǎng)藥物,合并癲癇時需配合丙戊酸鈉緩釋片控制發(fā)作。
5、預后管理
恢復程度與損傷范圍及康復介入時機密切相關,早期干預效果較好。家屬應使用簡短句子配合視覺提示交流,避免過度糾正患者錯誤。建議保持低刺激環(huán)境,定期進行認知功能評估,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基礎疾病。
感覺性失語癥患者日常需保證充足睡眠和均衡營養(yǎng),適量補充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如雞蛋、大豆。交流時可借助圖片板等輔助工具,注意觀察情緒變化預防抑郁。建議每周進行3次以上語言訓練,訓練內容應從單詞辨識逐步過渡到復雜指令執(zhí)行,避免長時間高強度練習導致疲勞。
老人經常頭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個問答
頭暈健忘,喝海中金茸地益腎口服液能改善嗎?
1個問答
脖子受涼頭暈惡心想吐怎么辦
1個問答
常迷糊頭暈是什么原因
1個問答
吃飯身體涼發(fā)麻頭暈嘔吐
1個問答
頭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辦
1個問答
老是經常頭暈怎么回事
1個問答
老人突然頭暈無力怎么辦
1個問答
耳石癥引起的頭暈怎么回事
1個問答
老人血壓高頭暈怎么辦
1個問答
什么是嬰兒睡眠障礙
1個問答
什么是全腦血管造影
1個問答
什么是焦慮睡眠障礙
1個問答
龜頭下面的肉腫了一圈怎么回事
1個問答
75的酒精消毒需要兌水嗎
1個問答
血清淀粉酶偏高原因是什么
1個問答
前庭大腺炎怎么辦
1個問答
酒精肝是怎么回事
1個問答
眼睛干澀視力模糊
1個問答
巧克力囊腫打針后多久來月經
1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