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是由腸道病毒或柯薩奇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眼病,主要表現(xiàn)為結膜充血、水腫、出血及眼部異物感。該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播,具有高度傳染性。
1、病毒類型:
病原體主要為腸道病毒70型和柯薩奇病毒A24型變種。這兩種病毒對結膜組織有特殊親和力,感染后會引起結膜下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特征性出血表現(xiàn)。病毒在眼部分泌物中濃度較高,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2、典型癥狀:
起病急驟,初期表現(xiàn)為眼部刺痛、異物感,隨后出現(xiàn)結膜高度充血、球結膜下點片狀出血。多數(shù)患者伴有畏光、流淚癥狀,部分病例可見眼瞼水腫。兒童患者可能出現(xiàn)全身癥狀如低熱、頭痛等。
3、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游泳池水等媒介傳播。病毒在污染物體表面可存活數(shù)小時至數(shù)日,人群密集場所易引起暴發(fā)流行。潛伏期通常為12-48小時,發(fā)病后1周內傳染性最強。
4、診斷方法:
根據(jù)典型臨床表現(xiàn)可初步診斷,實驗室檢查可采集結膜拭子進行病毒分離或核酸檢測。需與細菌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鑒別,特征性出血表現(xiàn)和病毒學檢查是確診依據(jù)。
5、治療原則:
目前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對癥為主。可使用人工淚液緩解刺激癥狀,合并細菌感染時可短期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重癥病例可考慮干擾素滴眼液?;颊咝韪綦x治療,個人用品應嚴格消毒。
預防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需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用手揉眼,不與患者共用毛巾、臉盆等物品。流行期間減少到公共泳池活動,接觸可疑污染物后立即用流動水洗手?;颊呤褂眠^的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劑處理,患病期間應居家休息直至癥狀完全消失。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菠菜等有助于黏膜修復,保持充足睡眠可增強抵抗力。出現(xiàn)視力下降、劇烈眼痛等嚴重癥狀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