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耳朵流黃水怎么治療

新生兒耳朵流黃水可能是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引起的,可通過局部清潔、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鼓膜置管等方式治療。建議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規(guī)范處理。
使用無菌棉簽蘸取生理鹽水輕柔擦拭外耳道分泌物,保持耳道干燥清潔。操作時需固定新生兒頭部避免誤傷,每日重復進行2-3次。若分泌物結痂可先用溫熱毛巾敷軟后再清理,切勿強行剝除。
氧氟沙星滴耳液可用于細菌性外耳道炎,每日向耳道內滴入3-4滴。洛美沙星滴耳液對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有效,使用前需將藥液溫熱至接近體溫。用藥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鐘,避免藥液流出。
阿莫西林顆粒適用于無青霉素過敏的中耳炎患兒,需按體重計算劑量。頭孢克洛干混懸劑對流感嗜血桿菌效果較好,通常每8小時服用一次。用藥期間需觀察是否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
對于化膿性中耳炎伴鼓室積膿,醫(yī)生可能在鼓膜前下方穿刺抽吸膿液。操作在鎮(zhèn)靜狀態(tài)下進行,術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洗頭洗澡時進水。穿刺后24小時內可能出現短暫血性分泌物屬正?,F象。
反復發(fā)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能需要放置通氣管,手術在全麻下切開鼓膜置入微型導管。置管后6-12個月多數可自行脫落,期間須定期復查防止導管堵塞或移位,洗澡時建議使用防水耳塞。
家長需每日觀察耳道分泌物性狀變化,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哺乳時保持頭高位防止奶液反流,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若出現發(fā)熱、拒奶或分泌物帶血絲應立即復診,治療期間按醫(yī)囑定期進行耳鏡復查評估療效。
新生兒三天沒大便了怎么辦
小孩感冒發(fā)燒耳朵痛怎么辦
新生兒呼吸呼哧呼哧的怎么回事
耳朵進水出不來怎么辦
新生兒睡覺嘴巴吐泡泡怎么回事
新生兒肺炎是怎么得的
耳朵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新生兒膿皰疹的癥狀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