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軟骨軟化的嬰兒如何治療

喉軟骨軟化的嬰兒通常無須特殊治療,多數患兒可通過體位調整、喂養(yǎng)方式改善等保守措施緩解癥狀,嚴重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喉軟骨軟化可能與喉部軟骨發(fā)育不成熟、神經肌肉協調性差等因素有關,主要表現為吸氣性喉鳴、喂養(yǎng)困難等癥狀。
將嬰兒置于俯臥位或側臥位有助于減輕喉部塌陷。家長需避免讓患兒長時間仰臥,哺乳時可抬高頭部15-30度。部分患兒采用俯臥位睡眠后喉鳴音明顯減輕,但需注意避免窒息風險,睡眠期間應有家長監(jiān)護。
采用少量多次喂養(yǎng)方式,選擇流量適宜的奶嘴。家長需控制單次喂奶量在30-50毫升,喂奶間隔2-3小時,喂食時保持嬰兒上半身抬高。對于合并胃食管反流者,可遵醫(yī)囑使用鋁碳酸鎂咀嚼片、多潘立酮混懸液等藥物。
保持室內濕度在50%-60%,避免冷空氣及煙霧刺激。家長需定期清潔空調濾網,使用加濕器時每日更換水源?;純和獬鰰r可佩戴透氣棉質圍脖保護頸部,冬季注意保暖但避免過度包裹。
急性發(fā)作期可經鼻導管給予低流量氧療。對于反復出現發(fā)紺的患兒,家長需學會使用便攜式血氧儀監(jiān)測,必要時短期使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用混懸液減輕喉部水腫。嚴重呼吸困難時需立即就醫(yī)。
保守治療無效且影響生長發(fā)育者,可考慮喉鏡下杓狀軟骨切除術或聲門上成形術。手術適應證包括體重持續(xù)不增、安靜時血氧飽和度低于90%、反復肺炎住院等。術后需禁食6-8小時,逐步過渡到正常喂養(yǎng)。
喉軟骨軟化患兒家長應定期監(jiān)測體重增長曲線,記錄每日喂養(yǎng)量及喉鳴發(fā)作頻率。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按時接種疫苗。6月齡后逐步添加輔食時需觀察吞咽情況,選擇細膩糊狀食物。多數患兒在12-18月齡隨著喉軟骨發(fā)育成熟癥狀自然緩解,期間若出現喂養(yǎng)量銳減、呼吸暫停等表現需及時耳鼻喉科就診。
小腿肌肉無力的癥狀
腱鞘炎貼什么膏藥好使
半月板損傷適合的運動
有多少病能引起頸椎疼
股骨頭的血供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肩袖損傷算幾級傷殘
脊柱管狹窄治療方法
骨質疏松癥怎么治療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