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之后需要補充多少蛋白質
博禾醫(yī)生
運動后蛋白質補充量一般為每公斤體重0.3-0.5克,實際需求受運動強度、體重基數、訓練目標、飲食結構、恢復速度等因素影響。
高強度力量訓練后肌肉纖維損傷較大,需補充更多蛋白質促進修復,建議按上限0.5克/公斤補充;中低強度有氧運動后補充0.3-0.4克/公斤即可滿足需求。例如70公斤體重者進行力量訓練后需補充35克蛋白質。
體重越大者肌肉總量通常更高,蛋白質需求相應增加。計算時應以實際體重為基準,肥胖人群可適當下調10%-15%。體重50公斤與80公斤人群同等強度運動后,蛋白質補充量相差約15-20克。
增肌期需創(chuàng)造正氮平衡,建議補充0.4-0.5克/公斤;減脂期為保護肌肉組織可維持0.3-0.4克/公斤;耐力訓練者需兼顧糖原恢復,蛋白質補充量可略低于力量訓練者。
日常飲食中蛋白質攝入充足者如每天1.6-2克/公斤,運動后補充量可減少20%;素食者需增加10%-15%補充量以彌補植物蛋白吸收率差異。乳清蛋白吸收速率快,適合訓練后即時補充。
間隔24小時內的連續(xù)訓練需提高補充量至0.5克/公斤;中老年健身者因合成代謝減緩,建議增加10%補充量;女性經期后三天內肌肉修復能力增強,可適當減少補充量。
運動后蛋白質補充建議選擇易吸收的乳制品、雞蛋或蛋白粉,搭配適量碳水化合物可提升吸收效率。健身后30分鐘內補充效果最佳,但全天蛋白質總量分配比單次補充量更重要。普通健身人群每日總蛋白質攝入建議達到1.2-1.7克/公斤體重,通過正餐和加餐分4-6次攝入。長期大強度訓練者需定期監(jiān)測肌肉恢復情況,必要時在營養(yǎng)師指導下調整補充方案。注意過量補充可能加重肝腎負擔,腎功能異常者需遵醫(yī)囑控制攝入量。
男人做什么運動能提高性生活
復禾遷移
減腰部兩側贅肉最快的運動是什么動作
復禾遷移
牛排是碳水還是蛋白質
復禾遷移
葡萄糖在運動中的作用有哪些
復禾遷移
運動后怎么緩解疲勞
復禾遷移
牛肉干算優(yōu)質蛋白質嗎
復禾遷移
什么運動減掉大肚子最快
復禾遷移
如何緩解運動后的疲勞
復禾遷移
頸椎病最好的運動方式是什么
復禾遷移
便秘做什么運動有效果女性
復禾遷移
運動后食用堿性食物好嗎
復禾遷移
脊髓型頸椎病如何鍛煉頸部肌肉運動
復禾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