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這些情況,容易被老年癡呆盯上,做好這些事,或能預防

博禾醫(yī)生
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找不到回家的路...這些癥狀可能不只是簡單的"老糊涂",而是需要警惕的信號。隨著年齡增長,大腦功能確實會自然衰退,但有些變化值得我們特別注意。
1、記憶障礙頻繁出現(xiàn)
經常忘記近期發(fā)生的事情,比如剛吃過飯卻說沒吃。反復詢問同一個問題,對提醒也記不住。這與普通的偶爾遺忘有明顯區(qū)別。
2、判斷力明顯下降
容易輕信陌生人,理財能力變差。比如突然購買大量不需要的東西,或者把錢給不認識的人。
3、性格情緒異常改變
原本溫和的人變得易怒多疑,或者活潑的人突然沉默寡言??赡艹霈F(xiàn)被害妄想,懷疑家人偷東西。
1、慢性疾病影響
長期高血壓、糖尿病控制不佳,會影響腦部供血和代謝。心血管健康與大腦功能密切相關。
2、不良生活方式
長期吸煙、過量飲酒、缺乏運動,都會加速大腦衰老過程。睡眠不足也會影響腦細胞修復。
3、社交活動匱乏
長期獨處、缺乏人際交流的老人,大腦得到的刺激減少,功能更容易退化。
4、頭部外傷史
年輕時嚴重的頭部外傷,可能增加晚年認知障礙的風險。
5、家族遺傳傾向
直系親屬中有患病者,需要更加注意早期預防。
6、抑郁狀態(tài)未干預
長期情緒低落會加速認知功能衰退,形成惡性循環(huán)。
1、保持大腦活躍
學習新技能、玩益智游戲、讀書看報等腦力活動,都能幫助建立認知儲備。哪怕是學習使用智能手機這樣的新事物也有益處。
2、建立社交網絡
定期與親友聚會,參加社區(qū)活動。簡單的聊天交流就能刺激多個腦區(qū)活動。
3、堅持適度運動
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的快走、太極拳等運動,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運動時分泌的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對神經細胞有保護作用。
4、調整飲食結構
增加深海魚、堅果、橄欖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適量補充B族維生素,控制精制糖和鹽的攝入。
5、管理慢性疾病
規(guī)律監(jiān)測血壓血糖,按醫(yī)囑用藥控制指標。血管健康直接影響大腦供氧。
6、保證優(yōu)質睡眠
建立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動。睡眠是大腦清除代謝廢物的重要時段。
1、早期識別變化
注意老人日常行為的細微改變,及時記錄并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2、創(chuàng)造安全環(huán)境
在家中做好防滑措施,設置明顯的標識提示。將常用物品放在固定位置。
3、保持耐心溝通
用簡單直接的語言交流,給予充分回應時間。避免批評指責,多給予肯定。
4、建立生活規(guī)律
幫助制定每日活動計劃,保持適度忙碌但不過度疲勞的狀態(tài)。
大腦健康需要長期呵護,預防措施越早開始越好。如果發(fā)現(xiàn)家中老人出現(xiàn)可疑癥狀,建議及時到記憶門診或神經內科就診。專業(yè)評估和早期干預,能夠有效延緩疾病進展。記住,關愛和理解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
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介紹
家里有老人的注意:畫不出這樣的鐘,或是“老年癡呆”前兆
醫(yī)生反復叮囑:老年癡呆患者,寧可在家躺著,也別出門做這3事!
醫(yī)生提醒:有這3個習慣的人容易患老年癡呆,建議早改正
60歲后記憶力減退,不一定是老年癡呆,真正的老年癡呆有4個癥狀
66歲大爺,天天吃核桃補腦、防老年癡呆,四個月后健康狀況咋樣?
“老年癡呆”跟睡覺有關?提醒:55歲后,日常生活中注意這4點
研究發(fā)現(xiàn):年過65還沒老年癡呆的人,有4個共性,看看你有嗎?
醫(yī)生研究120名老年癡呆患者,意外發(fā)現(xiàn):患病者大多有這4個習慣
醫(yī)生勸告:一旦患上了老年癡呆,這3事就不要做了,別害了自己!
疑似老年癡呆?如出現(xiàn)這3種行為,別再當作衰老跡象!
哪些人不容易得老年癡呆?別太焦慮,對照看看,希望你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