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蛋白是不是高嘌呤食物?一次性講清楚,一定要收藏。
先搞清楚:多少算高嘌呤食物?
一般來說,每100克食物中:超過150毫克:就是高嘌呤,比如動物內(nèi)臟、部分海鮮;75-150毫克:較高嘌呤,比如豬牛羊肉;低于30毫克:妥妥的低嘌呤食物,比如大部分蔬菜、奶制品。
那么酵母蛋白在哪一檔?
來看這篇由天津科技大學和北京工商大學共同發(fā)表的科研成果,文章顯示,酵母蛋白總嘌呤含量,大約為每100克9`16毫克。這個數(shù)字是什么概念呢?大概和乳清蛋白(12.5毫克/100克)相當;僅僅是大豆蛋白(38.8毫克/100克)的四分之一左右。穩(wěn)穩(wěn)落在“低嘌呤食物”范圍,比面包、花卷、糯米、黑米等等的主食都低。
更重要的是,就像碳水分好的慢碳水和壞的快碳水一樣,嘌呤也分4種,分別是好的鳥嘌呤和腺嘌呤和壞的次黃嘌呤和黃嘌呤。酵母蛋白中的嘌呤主要是鳥嘌呤和腺嘌呤,它們在體內(nèi)代謝成尿酸效率非常低。
我們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會“快速”升高尿酸的次黃嘌呤和黃嘌呤。這兩種嘌呤在海鮮、肉湯、啤酒種含量特別高,而在酵母蛋白中含量極低,甚至檢測不出次黃嘌呤。現(xiàn)在,你知道什么樣的蛋白質(zhì),嘌呤更友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