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對女性影響非常大,為了避免受到傷害患者要盡早的診斷出病情,以便于更好的接受治療,因此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想能夠?qū)@種疾病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那么就要學會對這種疾病的鑒別方法,今天我們就真的就針對子宮脫垂這種疾病的診斷,來為大家進行一下介紹。
中醫(yī)診斷:
本病病機總由正虛,但臨床上應著重區(qū)分氣虛、腎虛或虛中挾實三種證型。神疲氣餒、小腹下墜者,多屬氣虛;經(jīng)常腰酸膝軟,腹墜溲勤者,多屬腎虛;脫垂的子宮表面潰爛,帶下淋漓者,乃兼挾濕熱,臨床當細心查辨。
1.氣虛
主證:子宮下移或脫出于陰道口外,勞則加劇,臥則消失,小腹下墜,四肢無力,少氣懶言,面色少華;小便頻數(shù),帶下量多,質(zhì)稀色白,舌淡苔薄,脈虛細。
分析:脾主中氣,脾虛則中氣不足而易下陷,故小腹下墜,子宮下脫;脾主四肢,脾虛中陽不振,則四肢無力,少氣懶言,面色少華;下元氣虛則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shù);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濁下注,則帶下量多,質(zhì)清稀。舌淡苔薄,脈虛細均為氣虛之象。
2. 腎虛
主證:子宮下脫,腰酸腿軟,小腹下墜,小便頻數(shù),夜間尤甚,頭暈耳鳴,舌淡紅,脈沉弱。
分析:腰為腎之府,腎藏精而系胞,腎虛則沖任不固,帶脈失約,而致子宮脫垂,腰酸腿軟,小腹下墜;腎與膀胱相表里,腎虛膀胱氣化失司,故小便頻數(shù),夜間尤甚;腎精不足,清竅失養(yǎng),故頭暈耳鳴。舌淡紅,脈沉弱,均為腎虛所致。
3.濕熱
主證:子宮脫出陰道口外,表面潰爛,黃水淋漓,或小便灼熱,或口干口苦,舌質(zhì)紅,苔或黃膩,脈或沉乏力。
分析:由于氣虛下陷或腎虛不固,導致子宮長期脫出于陰道口外,受衣褲摩擦損傷,易為濕熱邪毒侵襲,蘊結(jié)于下,故表面潰爛,黃水淋漓;濕熱蘊于下焦,則小便灼熱;濕熱上蒸則日苦口干,舌紅苔黃膩。由于子宮脫垂均由氣虛或腎虛引起,故脈沉乏力。
西醫(yī)診斷標準:
1.自覺外陰有腫塊脫出,伴腰酸、下墜,行走時加重,輕者平臥時腫物可以回縮。
2.根據(jù)子宮脫垂的程度不同,臨床分為Ⅲ度。
(1)Ⅰ度①輕Ⅰ度:子宮頸距處女膜緣少于4cm,但未達處女膜緣。②重Ⅰ度:子宮頸已達處女膜緣,于陰道口即可見到。
(2)Ⅱ度①輕Ⅱ度:子宮頸已脫出于陰道外,但宮體尚在陰道內(nèi)。②重Ⅱ度:宮頸及部分宮體脫出于陰道口外。
(3)Ⅲ度子宮頸及子宮體全部脫出于陰道口外。
西醫(yī)鑒別診斷:
1.子宮粘膜下肌瘤或子宮頸肌瘤:子宮粘膜下肌瘤或子宮頸肌瘤脫出宮頸口至陰道內(nèi)或陰道口時,有可能誤認為子宮脫垂,但肌瘤好發(fā)于30歲以后婦女,有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史,經(jīng)仔細檢查不難區(qū)別,因為脫出物中找不到子宮頸口,多無陰道前后壁膨出,在肌瘤的一側(cè)或周圍可觸及宮頸邊緣。另外,將腫瘤夾住旋轉(zhuǎn),可轉(zhuǎn)動者提示為帶蒂肌瘤。
2、慢性子宮翻出:子宮底下陷于陰道內(nèi)或達到陰道口外時,亦有分泌物增多,易與子宮脫垂混淆。但慢性子宮翻出患者有間歇性發(fā)作的下腹部劇痛,并伴有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史。婦科檢查時,子宮底翻出于陰道內(nèi)或達陰道口外,呈球形,表面為紅色的粘膜,觸之易出血,在腫塊上找不到宮頸,有時可見兩側(cè)輸卵管開口;在腫塊上部可觸到宮頸周緣。肛門指診盆腔內(nèi)空虛觸不到它體,將肛門內(nèi)食指勾向前方,可觸到一漏斗形凹陷,用子宮探針探測宮頸環(huán)內(nèi)側(cè)不能探入。
3.子宮頸延長:子宮頸延長者亦覺有腫物自陰道脫出,但此病多發(fā)生于未產(chǎn)婦,婦科檢查時覺前后陰道穹窿很高,無陰道壁膨出,子宮體仍在盆腔內(nèi)保持正常位置,僅子宮頸極度延長,甚則突出于陰道口外,用子宮探針探查其長度,宮腔深度常超過10~12cm。
4.陰道壁囊腫或腫瘤:于陰道內(nèi)覺有腫物突出,腫物較大時可下垂垂陰道外口,并引起性交及排尿困難等。婦科檢查時子宮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腫塊擠向上方,腫塊常偏于陰道一側(cè),基底部位于陰道壁上。
5.膀胱膨出:膀胱膨出是膀胱底部連同陰道壁下降,最后形成袋形突出。婦科檢查時于陰道前壁可觸及一球形腫物向外陰部膨出,觸診有柔軟感?;颊咂翚鈺r,腫物可增大,宮頸不下降,放松時腫物則回縮。有力的證據(jù)是:在無菌操作下用金屬導尿管從尿道伸入膀胱,可見導尿管在陰道膨出之塊物中活動,并可觸及膨出物內(nèi)的導尿管。
6.直腸膨出:直腸膨出輕者無癥狀,重者有下墜感,排便困難,解大便時需用手下壓陰道后壁。婦科檢查時陰道后壁皺折消失宛如袋狀膨出于陰道內(nèi),患者屏氣時,袋狀膨出增大,宮頸不下降,放松時又可回縮、食指插入肛門內(nèi),指尖向前,可彎入膨出物的腔內(nèi)。
0次瀏覽 2025-07-10
651次瀏覽 2023-07-26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353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4003次瀏覽 2024-11-20
3969次瀏覽 2025-02-08
4107次瀏覽 2024-11-22
4075次瀏覽 2024-12-11
4169次瀏覽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