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手術尿不出來可通過導尿、膀胱訓練、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調(diào)整體位等方式緩解。術后排尿困難可能與麻醉影響、手術創(chuàng)傷、心理因素、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等原因有關。
導尿是術后急性尿潴留的首選處理方式,通過留置導尿管引流尿液緩解膀胱壓力。導尿操作需由醫(yī)護人員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避免引發(fā)尿路感染。短期導尿一般留置1-3天,長期導尿需定期更換導尿管并監(jiān)測尿常規(guī)。
膀胱訓練適用于非梗阻性排尿困難,通過定時排尿、延遲排尿等方法重建排尿反射。訓練初期可每2-3小時嘗試排尿,逐漸延長間隔時間。配合盆底肌鍛煉能增強膀胱控制力,訓練過程需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2000毫升。
術后排尿困難可遵醫(yī)囑使用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甲磺酸多沙唑嗪片等α受體阻滯劑松弛膀胱頸肌肉。若存在尿路感染需聯(lián)用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中成藥如癃閉舒膠囊也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
低頻脈沖電刺激通過骶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促進膀胱收縮,適用于神經(jīng)源性排尿障礙。熱敷下腹部能緩解肌肉痙攣,水溫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鐘。超聲引導下膀胱穿刺適用于嚴重尿潴留且導尿失敗的情況。
男性患者可采用站立位排尿,女性嘗試坐位前傾姿勢。脊柱手術后患者需保持手術部位穩(wěn)定前提下調(diào)整至側臥位排尿。術后早期可在床上使用便器,抬高床頭30度有助于減少腹壓對排尿的影響。
術后應保持每日飲水量,避免攝入咖啡、酒精等利尿刺激性飲品。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和膀胱功能恢復,排尿時營造私密放松環(huán)境。若72小時內(nèi)仍無法自主排尿或出現(xiàn)發(fā)熱、血尿等癥狀需立即復診。定期進行尿流率檢查和殘余尿測定評估恢復情況,長期排尿困難需排查神經(jīng)損傷或尿道狹窄等并發(fā)癥。
143次瀏覽 2025-11-16
92次瀏覽 2025-07-15
154次瀏覽 2025-11-16
169次瀏覽 2025-11-16
124次瀏覽 2025-11-16
182次瀏覽 2025-11-16
192次瀏覽 2025-11-16
195次瀏覽 2025-11-16
268次瀏覽 2025-11-16
352次瀏覽 2025-11-16
326次瀏覽 2025-11-16
193次瀏覽 2025-11-16
176次瀏覽 2025-11-16
558次瀏覽 2025-11-16
715次瀏覽 2024-01-05
185次瀏覽 2025-11-16
180次瀏覽 2025-11-16
165次瀏覽 2025-11-16
290次瀏覽 2025-11-16
344次瀏覽 2025-11-16
195次瀏覽 2025-11-16
127次瀏覽 2025-11-16
786次瀏覽
1037次瀏覽
665次瀏覽
737次瀏覽
82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