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氣轉(zhuǎn)涼,稍不注意,腸胃疾病蜂擁而至,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胃痛、怕冷、發(fā)熱等。秋季是腸胃疾病高發(fā)的時期,要注意避免腸胃疾病的復發(fā)和惡化,尤其要注意腸道的保溫。除了保暖暖胃腸,還要從飲食方面保護胃腸。
不熱不冷
飲食溫度應不熱不冷。過熱或過冷的食物進入胃腸后,刺激胃腸粘膜,長期容易引起胃腸疾病。熱的飯菜,不熱的時候放進嘴里(約40℃),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冷飲,應該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
柔軟、易消化
對于腸胃而言,負擔最小的食物是富含淀粉、各種抗營養(yǎng)因素又比較少的細膩食物,如山藥泥、芋頭泥、土豆泥、小米粥等。所以,保護腸胃應以柔軟、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而對于質(zhì)地堅硬的食物,可以用打漿、打粉、煮爛等方式來減少胃腸的負擔。
以素食為主
飲食中,應該以五谷雜糧、水果蔬菜、豆制品等素食為主,肉類等動物性食品為輔,適當加大三文魚等深海魚的攝入量。這樣的飲食搭配也是腸胃喜歡的。
味道清淡
清淡是胃腸對食物的要求之一,不僅要少吃高脂肪食品,還要適當控制鹽的攝取。在外面吃飯,盡量不要吃煎、炸、熏、口感油膩的菜,盡量吃蒸、煮、燉的食物。
注意食材衛(wèi)生
秋天腹瀉、胃痛等胃腸疾病,多數(shù)是因為食材衛(wèi)生不足。
1、蔬菜生長在土壤中,易受環(huán)境污染、動物糞便及其他污染源污染。吃的時候,必須徹底清洗蔬菜,煮好后再吃比較好。另外,蔬菜和肉食必須分開貯藏。
2、為了避免細菌污染水果的果肉,即使是橙子等皮帶水果,切開前也要仔細清洗。在超市洗過的水果,吃之前也要再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