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江叔叔同時檢測出冠心病和肺癌,面對這兩種危險的疾病,治療戰(zhàn)略的選擇與江叔叔的生死有關。2019年4月25日,團隊創(chuàng)新地為江伯實施了同期機器人輔助肺癌根治+不斷跳冠橋手術,一次手術解決了兩個難題。據介紹,這種手術在廣東省還是第一次,到目前為止國內只有少數一流醫(yī)院進行過這種手術。最近江伯回院復查時狀態(tài)良好,身體幾乎平安無事。
同時患冠心病和肺癌,治療困境
72歲的江叔叔因排血住院期間檢測出巨大直腸息肉、冠心病和肺癌3種疾病。該院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影像科等相關科室專家進行多學科病例討論(MDT)后,建議江阿伯先行直腸息肉切除后轉心胸外科,由教授團隊進一步治療冠心病及肺癌。
嚴重的冠心病隨時可能導致江阿伯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可致猝死。早期肺癌及時接受手術治療,江伯有治愈的機會,延期手術時間腫瘤擴散,患者可能失去手術機會。冠心病要及時手術治療,肺癌也要及早手術治療。應該優(yōu)先處理哪種疾???面對這樣的病例,治療戰(zhàn)略上的選擇往往使外科醫(yī)生陷入困境。
根據傳統(tǒng)的手術策略,這類病例的治療需要分兩期進行手術處理,外科醫(yī)生往往需要優(yōu)先處理最近危及生命的疾病,然后處理長期危及生命的疾病。按照這樣的治療原則,意味著江大伯需要優(yōu)先接受冠心病的外科處理,第二期接受肺癌根治手術。
第一期冠心病的手術治療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方案是植入皮心冠脈支架,但患者在接受第二期肺癌根治術的周圍手術期間,支架內的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塞和周圍手術期間大出血的風險第二個方案是體外循環(huán)下冠脈搭橋手術,但患者手術后需要間隔4周接受第二期手術治療,這意味著延期肺癌根治手術的風險。因此,任何一種治療策略都讓江大伯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對于這種情況,只有在術前精心制定優(yōu)化的治療策略,才能降低患者的手術風險,使患者獲得最大的利益。在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后,結合江伯伯的檢測資料,認為江伯伯可以接受同期機器人輔助下肺癌根治+不斷跳下冠脈搭橋的手術,這意味著一次手術就能解決兩個問題。這個手術的巧妙之處在于,通過肺癌根治術的手術切口不斷跳橋,保障了手術的微創(chuàng)性,也保障了手術的良好效果。
廣東首次!機器人手術一次性解決2個難題
機器人外科手術代表當今國際性最前沿的手術操作技術性,在精細化手術操作中具備獨特的技術優(yōu)勢。目前廣東省只有3臺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具有達芬奇手術操作資格的專家在省內屈指可數,是省內首個獲得達芬奇機器人操作資格的專家之一。
經過精心的術前準備,2019年4月25日,對江伯進行了同期的機器人輔助肺癌根治+不斷跳過冠脈搭橋手術治療。在麻醉科的護衛(wèi)下,首先操作達芬奇機器人系統(tǒng)控制機械臂,在微創(chuàng)小切口下為患者進行肺癌根治手術,由于機器人系統(tǒng)的正確穩(wěn)定操作特征,迅速完成肺癌根治術。在原切口的基礎上,繼續(xù)操作機器人系統(tǒng),有序獲得江伯左側內乳動脈,用于冠脈搭橋。取得結果顯示,血管質量非常好,這也是江伯長期冠脈血液供應平穩(wěn)的重要保障。
整個手術的最大難點是不斷搭橋,特別是用微創(chuàng)小切口在跳躍的心臟上操作直徑約1-1.5mm的冠狀血管,就像在針尖跳舞一樣。據介紹,這種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手術操作需要保障主刀醫(yī)生的優(yōu)秀手術技術和豐富的手術經驗。在手術團隊的努力下,整個手術過程一口氣完成,4小時以上手術順利完成,出血量不足100ml。
得益于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微創(chuàng)手術,江伯術后恢復非常順利,術后當晚拔掉氣管插管,第二天離開重癥監(jiān)護室,回到普通病房繼續(xù)治療,當天開始下床。大約兩周后,江阿伯順利康復出院。術后一個月,江伯回院復查時狀態(tài)良好,身體幾乎平安無事。
據了解,該手術是廣東省首例機器人輔助下的同期肺癌根治+不斷跳下心臟冠脈搭橋手術,迄今為止在國內只有少數進行過該手術。這次手術的成功表明我院心血管外科診療戰(zhàn)略和手術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國內一流水平。”說道。
肺癌已經成為我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排位第一的癌癥,而冠心病這種“富貴病”越來越多發(fā),肺癌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呈增加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機器人輔助下的同步手術可以一次性完成腫瘤切除和心臟手術,減少患者二次手術的痛苦,同時降低醫(yī)療成本,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為目前臨床治療的困境提供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