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可通過臥床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微創(chuàng)介入和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該癥狀通常由椎間盤退變、外傷勞損、姿勢不良、肥胖及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臥床休息:
急性期需嚴格臥床2-3天,選擇硬板床采取仰臥位屈膝姿勢,可減輕椎間盤壓力。避免久坐久站及彎腰動作,日常使用腰圍支撐保護,癥狀緩解后逐步恢復活動。
2、物理治療:
超短波、紅外線等熱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牽引治療能增大椎間隙減輕壓迫。急性期后配合核心肌群訓練如橋式運動、鳥狗式動作,增強腰椎穩(wěn)定性。
3、藥物治療:
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可緩解神經根炎癥,肌肉松弛劑如乙哌立松能減輕肌肉痙攣。嚴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合并下肢麻木需配合甲鈷胺營養(yǎng)神經。
4、微創(chuàng)介入:
經皮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適用于單側下肢放射痛明顯者,通過7毫米切口摘除突出髓核。射頻消融術利用熱凝技術使突出組織回縮,創(chuàng)傷小且恢復快。
5、手術治療:
椎間盤切除植骨融合術用于反復發(fā)作或馬尾綜合征患者,需植入椎弓根螺釘固定。人工椎間盤置換術能保留脊柱活動度,適合年輕患者的單節(jié)段病變。
日常應保持標準體重減少腰椎負荷,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轉動作,睡眠時在膝下墊枕維持腰椎生理曲度。建議每周進行3次游泳或快走鍛煉,坐姿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靠墊,飲食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促進骨骼健康。若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或進行性肌力下降需立即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