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可能引發(fā)肺氣腫、肺動脈高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發(fā)癥。這些并發(fā)癥主要與長期氣道炎癥、反復感染、缺氧等因素相關。
1、肺氣腫:
長期慢性支氣管炎導致肺泡壁破壞,形成永久性擴張的異常氣囊?;颊弑憩F為活動后氣促加重,胸廓呈桶狀,肺功能檢查顯示殘氣量增加。肺氣腫會進一步降低肺部氣體交換效率,加速疾病進展。
2、肺動脈高壓:
慢性缺氧刺激肺血管收縮,導致肺動脈壓力持續(xù)升高。可能出現心悸、下肢水腫等癥狀,嚴重時出現右心負荷加重。肺動脈高壓是慢性支氣管炎進展為肺心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3、慢性阻塞性肺疾?。?/h3>
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fā)作可發(fā)展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現為持續(xù)性氣流受限?;颊呖人钥忍蛋Y狀常年存在,急性加重期需住院治療。肺功能檢查顯示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下降。
4、呼吸衰竭:
嚴重氣道阻塞和肺組織損傷可導致Ⅱ型呼吸衰竭,表現為動脈血氧分壓降低伴二氧化碳潴留?;颊叱霈F紫紺、意識障礙等表現,需機械通氣支持治療。
5、肺心?。?/h3>
長期肺動脈高壓最終導致右心室肥大和功能不全,形成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典型表現為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晚期出現右心衰竭。需通過超聲心動圖確診。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需注意戒煙并避免空氣污染,堅持呼吸康復訓練如腹式呼吸。飲食宜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適當補充深海魚油等抗炎營養(yǎng)素。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減少急性發(fā)作。定期監(jiān)測肺功能,出現氣促加重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