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薄導致牙根暴露可能由牙齦退縮、牙周炎、刷牙方式不當、牙齒排列異常、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過牙齦移植術、牙周治療、調整刷牙習慣、正畸治療、使用脫敏牙膏等方式改善。
1、牙齦退縮:
牙齦組織向根方移位使牙根暴露,常見于長期機械刺激或生理性老化。輕度退縮可通過軟毛牙刷輕柔清潔避免加重,中重度需考慮結締組織移植術覆蓋暴露根面。
2、牙周炎:
慢性炎癥破壞牙周支持組織導致牙齦萎縮,常伴隨刷牙出血、口臭。需進行齦下刮治清除菌斑結石,配合鹽酸米諾環(huán)素等局部緩釋藥物控制感染。
3、刷牙方式不當:
橫向用力刷牙或硬毛牙刷長期摩擦導致牙齦機械損傷。應改用巴氏刷牙法(45度角震顫),選擇含硅膠軟毛牙刷,避免使用含粗糙摩擦劑的牙膏。
4、牙齒排列異常:
牙齒錯位或咬合創(chuàng)傷造成局部牙齦受壓變薄。正畸治療可調整牙齒位置消除異常受力,嚴重骨開窗需配合骨增量手術改善局部解剖條件。
5、遺傳因素:
先天性牙齦生物型偏薄者易發(fā)生根面暴露,表現(xiàn)為牙齦半透明、牙根輪廓清晰。日常使用含硝酸鉀的脫敏牙膏緩解敏感,避免食用過冷過熱刺激物。
建議每日用溫鹽水含漱減少菌斑堆積,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鮮棗等促進膠原合成,避免煙草及酒精刺激。選擇刷毛直徑≤0.15毫米的超軟毛牙刷,刷牙力度以刷毛不變形為度。存在明顯冷熱敏感時,可短期使用含氟化亞錫的漱口水增強牙本質封閉效果,但需在口腔科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專業(yè)脫敏治療。定期進行牙周探診檢查,每半年清除一次牙結石可有效延緩牙齦退縮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