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可通過脫離污染源、藥物驅汞治療、血液凈化等方式處理。汞中毒通常由職業(yè)暴露、誤食含汞物質、長期接觸劣質化妝品等原因引起。
1、脫離污染源:
立即終止汞接觸是首要措施。吸入性中毒需轉移至空氣新鮮處,皮膚污染時用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口服中毒者需盡快清除口腔殘留汞化合物。職業(yè)暴露人群需更換工作服并徹底淋浴,避免二次污染。
2、藥物驅汞治療:
二巰丙磺酸鈉是臨床常用驅汞劑,能與汞離子結合形成無毒復合物經(jīng)尿液排出。青霉胺適用于慢性汞中毒患者,需監(jiān)測腎功能。二巰丁二酸對有機汞中毒效果顯著,使用期間需補充鋅元素防止微量元素缺乏。
3、血液凈化:
重度急性汞中毒需進行血液灌流或血漿置換,能快速清除血液中的游離汞離子。合并腎功能衰竭時需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血液凈化需在中毒后6小時內實施效果最佳,同時配合驅汞藥物使用。
汞中毒恢復期應增加高蛋白飲食促進組織修復,每日攝入雞蛋、魚肉等優(yōu)質蛋白不少于1.2克/公斤體重。適量食用大蒜、洋蔥等含硫食物有助于重金屬排泄。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腎臟負擔,建議進行太極拳、散步等低強度活動。定期監(jiān)測尿汞含量直至連續(xù)3次檢測結果正常,接觸汞作業(yè)人員需每年進行職業(yè)健康檢查。居家環(huán)境避免使用含汞溫度計、血壓計等物品,選擇正規(guī)渠道購買化妝品與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