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外耳道炎應該怎么辦

博禾醫(yī)生
真菌性外耳道炎可通過保持耳道干燥、局部抗真菌藥物治療、避免自行掏耳、控制基礎疾病、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通常由潮濕環(huán)境、耳道損傷、免疫力低下、糖尿病、長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真菌在潮濕環(huán)境中容易滋生,因此保持耳道干燥是預防和治療的關鍵。洗澡或游泳時可用防水耳塞防止進水,洗完后用干凈棉簽輕輕吸干外耳道口水分。避免長時間佩戴耳機或助聽器,減少耳道密閉時間。若耳道潮濕明顯,可用吹風機低溫檔距耳朵20厘米以上吹干。
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滴耳液、聯(lián)苯芐唑溶液等局部抗真菌藥物可直接抑制真菌生長。使用前需清潔耳道,將藥物涂抹或滴入患處,每日1-2次。用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輕微灼熱感,若癥狀加重需停藥就醫(yī)。避免自行混合使用多種藥物,防止藥物相互作用。
掏耳易造成耳道皮膚微小損傷,為真菌感染創(chuàng)造條件。尤其要避免使用發(fā)卡、棉簽等硬物深入耳道。耳垢具有保護作用,少量耳垢無須刻意清理。若耳垢堵塞嚴重,應到耳鼻喉科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耳道沖洗。治療后2周內禁止游泳或潛水。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易繼發(fā)真菌感染,需監(jiān)測血糖并規(guī)律用藥。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免疫力低下患者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和蛋白質。合并濕疹或皮炎時需同步治療皮膚病變,減少交叉感染風險。
真菌性外耳道炎容易復發(fā),癥狀消失后仍需繼續(xù)用藥1-2周。治療后1個月應復診檢查耳道情況,必要時進行真菌培養(yǎng)。反復發(fā)作患者需排查是否存在耳道結構異常。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耳道瘙癢、滲液等早期癥狀,及時干預可避免病情加重。
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應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質衣物,避免化纖材質刺激皮膚。飲食上減少高糖食物攝入,適量補充富含鋅、硒的海產品和堅果。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冬季使用暖氣時注意室內濕度調節(jié),可使用加濕器維持40%-60%的適宜濕度。若出現(xiàn)聽力下降、耳痛加劇或面部麻木等異常表現(xiàn),須立即就醫(yī)排除并發(fā)癥。
什么是真菌性皮膚病
真菌性腦膜炎怎么治
真菌性敗血癥怎么引起的
真菌婦科病什么原因導致的
真菌性皮炎怎么治
真菌性敗血癥早期癥狀
真菌性角膜炎治療方法
真菌性外耳道炎怎么治療
腳部抗真菌藥膏有哪些
青霉素對真菌有用嗎
正常人腳上有真菌嗎
真菌檢查陰性就不是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