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18人閱讀
兒童腎小球腎炎多數(shù)情況下經過規(guī)范治療可以治愈,治療效果與病理類型、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依從性密切相關。
兒童腎小球腎炎中,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最為常見,通常預后良好。這類患兒在充分休息、限制鈉鹽攝入及抗生素清除感染灶后,多數(shù)在4-8周內尿檢指標逐漸恢復正常。部分患兒可能出現(xiàn)一過性高血壓或水腫,通過利尿劑等對癥處理可有效控制。微小病變型腎病綜合征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敏感,90%以上患兒在足量潑尼松片治療4周后尿蛋白可轉陰,但需警惕復發(fā)風險。臨床常用醋酸潑尼松片、他克莫司膠囊等免疫抑制劑維持治療,同時配合低鹽優(yōu)質蛋白飲食。
少數(shù)病理類型如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或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治療難度較大。這類患兒可能需要長期使用環(huán)磷酰胺注射液、嗎替麥考酚酯分散片等藥物控制病情,部分進展至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兒需進行血液透析或腎移植。遺傳性腎炎如Alport綜合征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主要通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延緩腎功能惡化。對于激素耐藥型腎病綜合征,近年生物制劑如利妥昔單抗注射液顯示出一定療效。
患兒家長需定期監(jiān)測尿常規(guī)、血壓和腎功能指標,嚴格遵醫(yī)囑調整用藥。急性期應臥床休息,恢復期可逐步增加活動量。飲食需保證每日0.8-1.0g/kg優(yōu)質蛋白攝入,優(yōu)先選擇雞蛋、魚肉等易消化蛋白源。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種前需咨詢腎科醫(yī)生。若出現(xiàn)眼瞼浮腫、尿量減少或尿液泡沫增多等情況應及時復診。
坐了一天車腰疼可通過調整坐姿、熱敷按摩、適當活動、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式緩解。腰疼可能與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腰肌筋膜炎、骨質疏松、泌尿系統(tǒng)疾病等因素有關。
1、調整坐姿
長時間保持同一坐姿會導致腰部肌肉持續(xù)緊張。建議在車內使用腰靠支撐腰椎,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每隔1-2小時調整一次坐姿。駕駛時可適當將座椅前傾,使膝關節(jié)略高于髖關節(jié),減輕腰椎壓力。
2、熱敷按摩
用熱毛巾或暖水袋熱敷腰部15-20分鐘,溫度控制在40-45℃。配合輕柔的按摩手法,沿脊柱兩側豎脊肌由下向上推按,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注意避免直接按壓脊椎骨,急性疼痛期不宜熱敷。
3、適當活動
途中每2小時應下車活動5-10分鐘,做腰部伸展運動。推薦站立位雙手叉腰緩慢后仰,或坐位向前彎腰觸碰腳尖。這些動作能放松腰背肌群,改善肌肉僵硬狀態(tài)?;顒訒r動作要輕柔,避免突然扭轉。
4、藥物治療
疼痛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塞來昔布膠囊、洛索洛芬鈉片等非甾體抗炎藥。伴有肌肉痙攣者可配合鹽酸乙哌立松片。骨質疏松患者需補充碳酸鈣D3片。所有藥物均需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5、物理治療
持續(xù)疼痛超過3天建議就醫(yī),醫(yī)生可能建議采用超短波、中頻電療等物理治療方法。嚴重腰椎間盤突出者可能需要牽引治療。物理治療能消除神經根水腫,緩解肌肉痙攣,但需專業(yè)醫(yī)師評估后實施。
長途乘車前可準備護腰用具,選擇有腰部支撐功能的汽車座椅。途中注意補充水分,避免憋尿加重腰部負擔。到達目的地后避免立即提重物,建議平臥休息30分鐘。若疼痛伴隨下肢麻木、排尿困難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排除嚴重脊柱病變。日常應加強腰背肌鍛煉,游泳和五點支撐法等運動有助于增強腰椎穩(wěn)定性。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