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26人閱讀
破傷風疫苗和破傷風抗毒素通常采用肌肉注射方式接種,注射部位多為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外側肌群。
破傷風類毒素疫苗屬于主動免疫制劑,通過肌肉注射刺激機體產生持久抗體,常用劑型包括吸附破傷風疫苗、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
破傷風抗毒素屬于被動免疫制劑,受傷后應急預防時采用肌肉注射,需配合皮試避免過敏反應,臨床常用馬血清破傷風抗毒素。
新生兒破傷風預防采用肌肉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該生物制劑無須皮試且安全性較高。
對于嚴重創(chuàng)傷合并破傷風感染風險者,可能需要在傷口周圍組織進行抗毒素局部浸潤注射。
接種后需觀察30分鐘有無過敏反應,保持注射部位清潔干燥,出現紅腫熱痛可冷敷處理。
破傷風疫苗一般在受傷后24小時內接種,傷口較深或污染嚴重時建議在72小時內補種加強針。破傷風免疫球蛋白需在受傷后7天內使用,超過7天則效果顯著降低。
破傷風預防措施的時間窗口與傷口性質密切相關。清潔表淺傷口若既往完成基礎免疫且最后一針在5年內,通常無須額外處理。被泥土、糞便污染的傷口或穿刺傷,即使已完成基礎免疫,若最后一針超過5年仍需在24小時內接種加強針。未完成基礎免疫者面臨高風險傷口時,除接種疫苗外還需在7天內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動物咬傷、燒傷、凍傷等特殊傷口即使表面清潔,因組織缺氧環(huán)境利于破傷風桿菌繁殖,建議在24小時內完成預防接種。存在異物殘留的傷口需清創(chuàng)后立即接種,時間每延遲一天,預防效果相應降低。
受傷后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用泥土、香灰等污染物質覆蓋。接種疫苗后觀察30分鐘有無過敏反應,注射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疼痛,一般2-3天自行緩解。孕婦及免疫缺陷者接種前需醫(yī)生評估,哺乳期婦女可正常接種。完成全程免疫后可提供5-10年保護,建議每10年加強接種一次。若出現牙關緊閉、苦笑面容等破傷風疑似癥狀,須立即就醫(yī)而非依賴預防接種。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