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27人閱讀
母乳喂養(yǎng)后胸部下垂可能由激素水平變化、皮膚彈性下降、哺乳姿勢不當、體重波動過大等原因引起,可通過穿戴合適內(nèi)衣、加強胸肌鍛煉、科學斷奶、醫(yī)美修復等方式改善。
1、激素水平變化孕期雌激素和泌乳素升高使乳腺增生,斷奶后激素驟減導致腺體萎縮。哺乳期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突然斷奶,可逐步減少喂奶次數(shù)幫助乳腺組織緩慢回縮。
2、皮膚彈性下降哺乳期乳房增大牽拉皮膚膠原纖維,彈性蛋白流失導致松弛。日??砂茨ε浜虾S生素E的乳液,適當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C的食物幫助皮膚修復。
3、哺乳姿勢不當長期含接不良或單側哺乳造成韌帶過度拉伸。建議采用搖籃式或橄欖球式交替喂哺,每次哺乳不超過20分鐘,使用哺乳枕減輕懸韌帶負擔。
4、體重波動過大產(chǎn)后快速減重使脂肪組織流失加劇下垂。建議每月減重不超過2公斤,哺乳期每日保持1800-2200大卡熱量攝入,適當補充堅果類健康脂肪。
哺乳期選擇承托力強的無鋼圈哺乳內(nèi)衣,斷奶后3-6個月是乳房重塑黃金期,可進行俯臥撐、擴胸運動等鍛煉,若下垂嚴重可咨詢整形科醫(yī)生評估懸吊術或假體植入方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