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胃炎是指胃內(nèi)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炎癥的疾病,主要與胃酸反流、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guān),通常表現(xiàn)為燒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癥狀。
胃酸反流是反流性胃炎最常見的病因,由于食管下括約肌松弛或壓力降低,胃酸容易逆流至食管。長期胃酸刺激可導(dǎo)致食管黏膜損傷,引發(fā)炎癥反應(yīng)?;颊叱S诓秃蠡蛞归g平臥時出現(xiàn)燒灼感,可能伴有口苦、噯氣。治療需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雷貝拉唑鈉腸溶片等質(zhì)子泵抑制劑,配合鋁碳酸鎂咀嚼片保護黏膜。
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可能由肥胖、妊娠等因素導(dǎo)致腹壓增高引起,也可能與某些藥物如鈣通道阻滯劑有關(guān)。這類患者除典型反流癥狀外,可能出現(xiàn)吞咽不適或咳嗽。改善生活方式如減輕體重、避免緊身衣物很重要,藥物可選用多潘立酮片促進胃腸蠕動,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控制胃酸。
部分患者存在食管裂孔疝,胃部通過膈肌缺損處疝入胸腔,加重反流。此類情況癥狀更持久,可能出現(xiàn)貧血或體重下降。診斷需依靠胃鏡檢查,嚴(yán)重者需考慮腹腔鏡胃底折疊術(shù)。術(shù)前可使用法莫替丁片緩解癥狀,術(shù)后需長期隨訪。
長期吸煙飲酒會降低括約肌張力,刺激胃酸分泌。這類患者癥狀易反復(fù),黏膜損傷程度較重。除戒除不良習(xí)慣外,需規(guī)律服用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配合硫糖鋁混懸凝膠修復(fù)黏膜。胃排空延遲如糖尿病胃輕癱也會誘發(fā)反流,需要控制原發(fā)病同時使用莫沙必利分散片改善動力。
反流性胃炎患者日常應(yīng)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及咖啡因攝入,餐后保持直立位,睡眠時抬高床頭。超重者需逐步減重,避免用力彎腰或穿緊身衣。癥狀持續(xù)或出現(xiàn)吞咽困難、嘔血時須及時就醫(yī),胃鏡檢查能明確黏膜損傷程度,長期未治療可能引發(fā)巴雷特食管等癌前病變。
163次瀏覽 2025-11-03
370次瀏覽 2024-09-25
349次瀏覽 2025-11-03
172次瀏覽 2025-11-03
784次瀏覽 2025-11-03
142次瀏覽 2025-11-03
194次瀏覽 2025-11-03
5906次瀏覽 2025-11-03
301次瀏覽 2025-11-03
202次瀏覽 2025-11-03
186次瀏覽 2025-11-03
255次瀏覽 2025-11-03
139次瀏覽 2025-11-03
697次瀏覽 2025-11-03
118次瀏覽 2025-11-03
215次瀏覽 2025-11-03
259次瀏覽 2025-11-03
284次瀏覽 2025-11-03
168次瀏覽 2025-11-03
59次瀏覽 2025-07-15
215次瀏覽 2025-11-03
443次瀏覽 2025-11-03
659次瀏覽
830次瀏覽
850次瀏覽
577次瀏覽
63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