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是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發(fā)病率為4%左右,且有增長的趨勢,其中許多人是因為對腎炎存在認識誤區(qū),使本來很簡單的病情變得復(fù)雜起來,以致延誤治療或加重病情。認識誤腎炎治療誤區(qū)包括認為腎炎是治不好的頑癥、忌鹽、認為吃動物腎臟可以補腎、濫用抗生素。具體內(nèi)容如下:
1.認為腎炎是治不好的頑癥:其實腎炎不僅能治,而且絕大多數(shù)是可以治愈或控制的。療效的好壞主要取決于診療是否及時、合理,更重要的是與患者自身的保健措施有關(guān)(如飲食、休息)。之所以產(chǎn)生這種錯誤概念,一是由于腎炎本身癥狀很隱匿,早期不易被察覺,當大量的腎組織發(fā)生損傷、功能喪失時才去就診,則為時已晚;二是一些患者經(jīng)治療后癥狀緩解,自身感覺很好,認為病情已痊愈,忽視了維持期的治療。當感覺不適再去就診時,疾病的性質(zhì)已發(fā)生變化。因此每一位腎病患者不管病情如何,都應(yīng)定期復(fù)查,以防不測。
2.忌鹽:民間傳說腎炎患者要忌鹽百日,事實上這是沒有任何科學道理的。殊不知鹽是機體組織代謝必不可少的元素,長期禁鹽不僅起不到緩解病情的作用,反而會使許多臟器功能下降,不利于恢復(fù)。輕者使病情遷延,重者危及生命。
3.認為吃動物腎臟可以補腎:其實動物腎雖然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但不宜食用,因其膽固醇、嘌呤含量均很高,會加重腎臟負擔,引起不良后果。
4.濫用抗生素:部分患者把腎炎和一般的炎癥性疾病(如腸炎、肺炎、膀胱炎等)等同起來,采用抗生素治療。其實兩者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腎炎是由免疫系統(tǒng)異常所引起。而炎癥性疾病則由細茵感染所致。后者可以用抗生素治療,而對前者的治療主要是消除抗原物質(zhì),防止不正常的免疫反應(yīng),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劑。很多抗生素都伴有腎毒性,如果濫用,則會引起抗生素性腎損害,加重腎臟病變。
91788次播放 2021-06-30
89336次播放 2021-06-09
108044次播放 2021-06-09
26828次瀏覽 2020-12-10
28417次瀏覽 2020-12-10
57497次瀏覽 2020-09-16
62650次瀏覽 2020-08-28
59057次瀏覽 2020-08-28
57958次播放 2020-01-13
58887次播放 2019-07-24
608次瀏覽 2023-08-23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649次瀏覽 2023-08-1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0次瀏覽 2025-05-25
3447次瀏覽 2024-11-30
3401次瀏覽 2024-12-08
3315次瀏覽 2024-11-11
3445次瀏覽 2024-11-22
3309次瀏覽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