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大性肝硬化可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內鏡治療、介入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脾大性肝硬化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膽汁淤積、代謝性疾病、血吸蟲病等原因引起。
患者需嚴格戒酒,避免攝入高脂食物,減少肝臟負擔。每日保證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魚肉、雞蛋白等,同時限制鈉鹽攝入以預防腹水。臥床休息有助于降低門靜脈壓力,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脾臟破裂風險。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遵醫(yī)囑使用恩替卡韋片、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片等抗病毒藥物控制肝炎活動。伴有腹水者可選用呋塞米片聯合螺內酯片利尿,必要時靜脈輸注人血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癥。需注意藥物需根據肝功能分級調整劑量。
對于合并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的患者,需定期接受胃鏡檢查。發(fā)現中重度曲張靜脈時,可采用內鏡下套扎術或硬化劑注射治療預防出血。術后需禁食后逐步過渡至流質飲食,監(jiān)測有無再出血征象。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能有效降低門靜脈壓力,緩解脾功能亢進。部分性脾動脈栓塞術可通過阻斷部分脾臟血供縮小脾臟體積,改善血小板減少癥狀。術后需預防感染并監(jiān)測肝功能變化。
脾切除聯合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適用于藥物控制無效的嚴重脾功能亢進者。肝移植是終末期肝病的根治手段,需評估心肺功能及匹配供體。術后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并定期復查排斥反應。
患者應每3-6個月復查血常規(guī)、肝功能、腹部超聲及胃鏡,監(jiān)測病情進展。出現嘔血、黑便或意識障礙需立即就醫(yī)。日常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服用肝毒性藥物,接種甲肝、乙肝疫苗預防重疊感染。營養(yǎng)師指導下采用高熱量低脂飲食,分次少量進食減輕腹脹。
0次瀏覽 2025-07-26
843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638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0次瀏覽 2025-07-26
4322次瀏覽 2024-11-23
4914次瀏覽 2025-01-12
4312次瀏覽 2024-12-26
4284次瀏覽 2025-01-07
4260次瀏覽 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