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痢疾是什么引起的

寶寶痢疾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病原體包括志賀菌、沙門菌、大腸埃希菌等,也可能與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飲食不當、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關。痢疾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痛、發(fā)熱、黏液膿血便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脫水或電解質紊亂。
志賀菌是細菌性痢疾的主要致病菌,可通過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傳播。患兒可能出現突發(fā)高熱、頻繁腹瀉伴里急后重感,糞便中可見黏液和血絲。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肟顆粒、阿奇霉素干混懸劑,同時配合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家長需對患兒餐具嚴格消毒,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
輪狀病毒或諾如病毒感染可引起病毒性腸炎,表現為水樣便、嘔吐和低熱。此類痢疾具有自限性,通常不需要抗生素治療??勺襻t(yī)囑使用蒙脫石散、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調節(jié)腸道菌群,配合鋅制劑如葡萄糖酸鋅口服溶液促進腸黏膜修復。家長需注意觀察尿量變化,防止脫水加重。
阿米巴原蟲感染導致的阿米巴痢疾,典型表現為果醬樣腥臭糞便。患兒可能伴隨右下腹痛和間歇性發(fā)熱。治療需使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抗原蟲藥物,嚴重時需聯合雙碘喹啉片。家長需確保飲用水煮沸,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被污染的水體。
食用變質食物或過敏食物可能引發(fā)急性胃腸炎。癥狀包括嘔吐、蛋花湯樣便和腸絞痛。這種情況通常無須特殊用藥,可短期禁食后逐步恢復飲食,使用口服補液鹽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家長需記錄飲食日記,避免再次攝入可疑過敏原如牛奶、雞蛋等。
早產兒或營養(yǎng)不良患兒更易發(fā)生嚴重痢疾。這類患兒可能出現持續(xù)高熱、驚厥或嗜睡等全身中毒癥狀。除病原體治療外,需加強營養(yǎng)支持如使用小兒氨基酸配方奶粉,必要時靜脈補充營養(yǎng)。家長需定期監(jiān)測生長發(fā)育指標,按時接種輪狀病毒疫苗等預防性疫苗。
寶寶出現痢疾癥狀時,家長應立即收集新鮮糞便標本送檢,保留2小時內排泄物以便病原學檢測。護理期間注意臀部清潔,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鋅軟膏預防尿布皮炎。飲食宜選擇低渣流質如米湯、蘋果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腹瀉。若出現眼窩凹陷、皮膚彈性差等脫水表現,或持續(xù)發(fā)熱超過48小時,需立即就醫(yī)進行靜脈補液治療。平時應培養(yǎng)寶寶飯前便后洗手習慣,生熟食分開處理,嬰幼兒餐具每日煮沸消毒10分鐘以上。
寶寶拉黑綠色大便是什么原因
四個半月寶寶不吃夜奶正常嗎
2歲寶寶腹瀉后不想吃東西只喝水
兩個月寶寶耳朵聽不見的表現
寶寶拉黃色果凍樣便便怎么回事
兩歲半寶寶腹脹伴隨嘔吐,嘔吐物有酸味
寶寶咳嗽喉嚨有鳴音怎么回事
寶寶喝奶就吐沒拉大便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