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血小板性紫癜怎么確診

兒童血小板性紫癜的確診需結合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及排除性診斷,主要方法有外周血涂片檢查、骨髓穿刺活檢、血小板抗體檢測、凝血功能評估及病毒感染篩查。
皮膚黏膜出血點或瘀斑是最常見首發(fā)癥狀,多分布于四肢遠端及受壓部位。部分患兒伴有鼻出血、牙齦滲血等黏膜出血表現(xiàn),嚴重者可出現(xiàn)消化道或顱內(nèi)出血。典型體征為按壓不褪色的紫紅色皮疹,直徑約2-5毫米,稱為瘀點或紫癜。
血常規(guī)顯示血小板計數(shù)顯著降低,通常低于100×10?/L,急性期可低于20×10?/L。需觀察紅細胞形態(tài)排除微血管病性溶血,同時注意白細胞計數(shù)變化以鑒別白血病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外周血涂片可見血小板體積增大或形態(tài)異常。
骨髓象檢查顯示巨核細胞數(shù)量正?;蛟龆?,伴成熟障礙現(xiàn)象,這是與再生障礙性貧血鑒別的關鍵依據(jù)。骨髓活檢可排除腫瘤細胞浸潤或骨髓纖維化等病理改變,對慢性難治性病例尤為重要。
血小板相關免疫球蛋白G檢測陽性率約70%-80%,可輔助診斷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需同時檢測抗核抗體、抗磷脂抗體等排除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繼發(fā)因素。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有助于鑒別Evans綜合征。
需排查近期疫苗接種史、病毒感染史(如EB病毒、巨細胞病毒)及藥物接觸史。凝血功能檢查可鑒別血友病等凝血障礙疾病,肝腎功能評估排除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必要時進行遺傳代謝病篩查。
確診后需密切監(jiān)測出血傾向,避免劇烈運動和外傷碰撞。飲食宜選擇軟質(zhì)易消化食物,減少堅硬食物攝入以防口腔黏膜損傷。維持室內(nèi)適宜濕度防止鼻黏膜干燥出血,選用軟毛牙刷清潔口腔。急性期建議臥床休息,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但需避免對抗性運動。定期復查血小板計數(shù),觀察皮膚黏膜出血變化,出現(xiàn)頭痛、嘔吐或意識改變需立即就醫(yī)。
地中海貧血有什么癥狀兒童
兒童肝功能異常的癥狀
兒童燙傷怎么治療
兒童膽堿酯酶高怎么降下來
兒童支氣管炎霧化藥有哪些
兒童凝血功能異常的癥狀
兒童大葉性肺炎咳嗽怎么治療
五歲兒童闌尾炎怎么治療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