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孕檢查的主要方法有超聲檢查、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測定、腹腔鏡檢查、后穹窿穿刺、子宮內膜活檢。
1、超聲檢查:
經(jīng)陰道超聲是診斷宮外孕的首選方法,可清晰顯示子宮附件區(qū)包塊及盆腔積液情況。超聲下典型表現(xiàn)為宮腔內無妊娠囊,附件區(qū)可見混合性包塊,部分病例可見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動。對于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超過1500-2000IU/L而超聲未見宮內妊娠者,需高度懷疑宮外孕。
2、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測定:
連續(xù)監(jiān)測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變化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正常宮內妊娠時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每48小時增長超過66%,若增長緩慢或下降則提示異常妊娠。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與超聲檢查結果不符時,需警惕宮外孕可能。
3、腹腔鏡檢查:
腹腔鏡既是診斷金標準也是治療手段,可直接觀察輸卵管形態(tài)及盆腔狀況。鏡下可見患側輸卵管增粗膨大呈紫藍色,表面血管怒張,有時可見妊娠組織突出。對于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的患者,腹腔鏡檢查可明確診斷并同期完成手術治療。
4、后穹窿穿刺:
經(jīng)陰道后穹窿穿刺獲取盆腔積液進行檢測,若抽出不凝血提示腹腔內出血。該方法操作簡便快速,適用于疑似宮外孕破裂伴腹腔內出血的急診患者。但陰性結果不能排除宮外孕診斷,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5、子宮內膜活檢:
通過診斷性刮宮獲取子宮內膜組織進行病理檢查,若未見絨毛或滋養(yǎng)細胞而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持續(xù)升高,支持宮外孕診斷。該方法主要用于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較低且超聲檢查不明確的情況,可輔助鑒別不全流產與宮外孕。
確診宮外孕后需立即就醫(yī)治療,日常應注意觀察陰道流血及腹痛情況,避免劇烈運動。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適當補充含鐵食物預防貧血,保持外陰清潔預防感染。治療期間需嚴格避孕3-6個月,再次妊娠前應進行輸卵管通暢度檢查。定期復查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至正常范圍,監(jiān)測過程中如出現(xiàn)劇烈腹痛、暈厥等需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