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腕關節(jié)脫位

博禾醫(yī)生
小兒腕關節(jié)脫位通常表現為腕部疼痛、腫脹及活動受限,可能由外傷、先天關節(jié)松弛或骨骼發(fā)育異常等因素引起。處理方式主要有手法復位、石膏固定、藥物治療、功能鍛煉和手術治療。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yī),避免自行處理加重損傷。
急性期可通過專業(yè)醫(yī)生進行閉合手法復位,適用于單純性脫位無骨折的情況。操作前需拍攝X線片明確脫位方向,復位后需用支具臨時固定。兒童骨骺未閉合,手法需輕柔避免損傷生長板。復位后需觀察患肢血液循環(huán)及神經功能。
復位成功后需用前臂石膏托固定3-4周,保持腕關節(jié)中立位或輕度背伸位。石膏需包裹肘關節(jié)以下至掌指關節(jié),定期檢查松緊度。固定期間指導患兒活動手指促進血液循環(huán),拆除石膏后需逐步進行康復訓練恢復關節(jié)活動度。
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緩解疼痛腫脹,或接骨七厘片促進軟組織修復。若合并韌帶損傷可外用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禁止自行使用成人鎮(zhèn)痛藥物,需嚴格按兒童體重計算劑量。藥物治療需配合制動措施同步進行。
拆除固定裝置后需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漸進式訓練,初期以被動關節(jié)活動為主,后期增加握力球等主動訓練。每日訓練3-4次,每次10-15分鐘,避免暴力牽拉??膳浜蠠岱缶徑忮憻捄蟮?a href="http://www.international-tax-support.com/k/gq9hrpn4kxv48c3.html" target="_blank">肌肉緊張,持續(xù)鍛煉至關節(jié)功能完全恢復。
復雜脫位伴骨折或反復脫位者需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術式包括克氏針固定或鋼板螺釘固定。術后需配合支具保護6-8周,定期復查X線觀察愈合情況。術后康復周期較長,家長需協助患兒堅持完成康復計劃。
日常需避免患兒從高處墜落或參與劇烈對抗性運動,書包重量不宜超過體重10%。飲食注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促進骨骼發(fā)育,可適量食用牛奶、奶酪、深綠色蔬菜等。定期進行兒童手部靈活性篩查,發(fā)現關節(jié)活動異常應及時就醫(yī)評估??祻推陂g可進行游泳等低沖擊運動維持體能,但須避免單側手腕承重動作。
膝關節(jié)炎的有效治療方法
后背摔倒不紅不腫很痛
膝蓋一走路就咔咔響啥回事
如何判斷骨折還是碰傷
肩膀很酸是什么原因
輕微骨裂一般多少天消腫
腿部軟組織挫傷一般多久能好
肱骨骨折鋼板不取有影響嗎
脛腓骨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軟骨炎和肋間神經痛吃什么藥
石膏固定一個月后還是錯位怎么辦
肱骨遠端全骨骺骨折常見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