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甲狀腺病,雞肉還能吃嗎?醫(yī)生:這幾類“發(fā)物”才是真要避的

關鍵詞:甲狀腺
關鍵詞:甲狀腺
近日,多款國產1類新藥的上市申請進入行政審批階段,包括一力制藥的虎貞清風膠囊、基石的舒格利單抗、再鼎/海正的ZL-2401(奧瑪環(huán)素)等。在藥審制度改革、集采及國談常態(tài)化發(fā)展等政策催化下,短短幾年我國創(chuàng)新藥發(fā)展取得了不少成就。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有88款國產1類新藥(不含進口、新適應癥、疫苗等)遞交了上市申請,恒瑞、豪森、人福等企業(yè)亮眼,其中47款已獲批上市,多家藥企拿下首款1類新藥,多款新藥成為全球或國內首款,此外還有39款處于在審評審批中。
豪森藥業(yè)緊接在后,有4款1類新藥報產,其中3款已獲批上市,分別為艾美酚胺替諾福韋(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阿美替尼(三代EGFR-TKI)及氟馬替尼(二代BCR-ABL抑制劑)。目前公司已有5款1類新藥獲批上市,且均已納入全國醫(yī)保目錄。
人福藥業(yè)、百濟神州均有3款1類新藥報產。百濟神州3款新藥均已獲批上市,分別為帕米帕利(PARP1/2抑制劑)、澤布替尼(BTK抑制劑)及替雷利珠單抗(PD-1單抗),均已納入全國醫(yī)保目錄;人福藥業(yè)2款新藥獲批上市,為磷丙泊酚二鈉及苯磺酸瑞馬唑侖(醫(yī)保乙類),均為短效麻醉鎮(zhèn)靜藥物,中藥1類新藥廣金錢草總黃酮在審。
多家藥企拿下首款1類新藥,包括海思科的環(huán)泊酚(短效GABAA受體激動劑)、揚子江的左奧硝唑磷酸二鈉、東陽光藥的依米他韋(NS5A抑制劑)、信達的信迪利單抗(PD-1單抗)、海正藥業(yè)的海澤麥布(NPC1L1抗體)等,均已納入全國醫(yī)保目錄。
此外,多家藥企提交首款1類新藥上市申請,目前還在審,包括科倫的泰特利單抗(PD-L1單抗)、齊魯的依魯奧克(ALK/ROS1抑制劑)、百奧泰的巴替非班(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體拮抗劑)、綠葉制藥的安舒法辛(5-HT/NE/DA三重再攝取抑制劑)、羅欣藥業(yè)的替戈拉生(鉀離子競爭性阻滯劑)、嘉和生物的杰洛利單抗(PD-1單抗)等。
中藥1類新藥井噴,生物藥靶點集中度過高
從藥物類型看,88款1類新藥中有56款為化學藥,21款為治療用生物制品,11款為中成藥。目前國產1類新藥的研發(fā)以小分子化學藥為主,但大分子生物藥將成為藥企未來重點布局的對象,而中成藥也有井噴的趨勢。
88款1類新藥藥品類型分布情況
米內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城市公立醫(yī)院、縣級公立醫(yī)院、城市社區(qū)中心及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yī)療機構)終端中成藥市場規(guī)模超過10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59%。從用藥途徑看,內服與注射劑合計市場份額超過90%,其中內服用藥占比逐年提升,注射劑占比呈下滑趨勢。
11款中藥1類新藥均于2020-2021年提交上市申請,除了天杏咳喘貼,其余10款均為內服用藥。4款新藥已獲批上市,獲批時間集中在2021年11-12月;7款新藥還在審,其中一力制藥的虎貞清風膠囊已進入行政審批階段,有望于近期迎來好消息。
21款1類生物藥有11款已獲批上市,多款創(chuàng)下全球或國產首個,如思路迪的恩沃利單抗為全球首款皮下注射PD-L1單抗,榮昌生物的緯迪西妥單抗(醫(yī)保乙類)是首款國產ADC藥物,君實的特瑞普利單抗(醫(yī)保乙類)為首款國產PD-1單抗,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醫(yī)保乙類)是全球首款治療SLE的雙靶點1類生物藥等。
21款生物藥靶點分布情況
生物藥靶點集中、高水平重復的現象比較嚴重,21款生物藥中有14款為PD-(L)1抗體(含雙抗),占比接近70%。米內網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有8款PD-1、3款PD-L1獲批上市,2020年在中國公立醫(yī)療機構及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合計銷售規(guī)模超過130億元。
近年來,國家出臺各項政策,從研發(fā)端、支付端等各方面強調以患者臨床需求為中心,來抑制仿制藥的低水平重復及創(chuàng)新藥的同質化競爭,倒逼企業(yè)進行藥品的創(chuàng)新和差異化,未來生物醫(yī)藥的差異化創(chuàng)新將成為主旋律,包括具有全球價值的新靶點、新技術等。
56款1類化學藥有32款已獲批上市,其中亞盛醫(yī)藥的奧雷巴替尼為國內首個三代Bcr-Abl抑制劑,華昊中天的優(yōu)替德隆為國內首款埃博霉素類衍生物,貝達藥業(yè)的恩莎替尼(醫(yī)保乙類)為首個國產ALK抑制劑,豪森的氟馬替尼(醫(yī)保乙類)為國內首個二代Bcr-Abl抑制劑,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醫(yī)保乙類)為首個國產新型BTK抑制劑,豪森的阿美替尼(醫(yī)保乙類)為首個國產三代EGFR-TKI等。
56款化學藥靶點分布情況
化學藥的研發(fā)涵蓋了EGFR、NS5A(B)、PARP、GABAA、N(N)RTIs、P-CAB、Bcr-Abl、ALK、BTK、CDK4/6、DPP-4、MET、PI3Kδ、SGLT-2等多個治療靶點,主要集中在三代EGFR-TKI,2018年以來共有6款1類新藥報產,其中2款已獲批上市。
抗腫瘤藥大熱,多款新藥將創(chuàng)下全球或國內首個
從治療領域看,88款1類新藥涉及十多個治療大類,集中在抗腫瘤和免疫調節(jié)劑、全身用抗感染藥物、消化系統(tǒng)及代謝藥、神經系統(tǒng)藥物等治療領域。
88款1類新藥治療領域分布情況
抗腫瘤和免疫調節(jié)劑獨占近“半壁江山”,除了泰它西普,其余均為抗腫瘤藥。米內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公立醫(yī)療機構終端抗腫瘤藥(化藥+中藥)銷售規(guī)模超過6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5%。
針對抗腫瘤藥研發(fā),CDE發(fā)布多項指導原則,包括以臨床價值為導向開發(fā)腫瘤藥物、生物標志物在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fā)中應用等等,給目前扎堆抗腫瘤藥研發(fā)的企業(yè)指明了方向,同時也表明了藥監(jiān)部門對引導生物醫(yī)藥向真正的以臨床需求為前提的創(chuàng)新態(tài)度明顯。
從細分病種看,42款抗腫瘤藥涵蓋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瘤、乳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宮頸癌、肝癌、結直腸癌、白血病、胃癌、卵巢癌等,其中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主。
23款抗腫瘤藥已獲批上市,此外基石藥業(yè)的PD-L1舒格利單抗已進入行政審批階段。在審評審批中的17款1類新藥中,康方生物的凱得寧單抗(PD-1/CTLA-4雙抗)是全球首款報產的基于PD-1的雙特異性抗體,也是國內首款報產的雙特異性抗體;瓔黎藥業(yè)/恒瑞醫(yī)藥的林普利司有望成為國內首款獲批的PI3Kδ抑制劑;恒瑞醫(yī)藥的SHR6390有望成為首個獲批的國產1類CDK4/6抑制劑等。
15款為全身用抗感染藥物,抗病毒藥成為抗腫瘤領域外又一熱門的研發(fā)領域。米內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公立醫(yī)療機構終端全身用抗感染藥物銷售規(guī)模超過700億元。15款1類新藥中有5款為抗丙肝藥,東陽光藥的依米他韋、歌禮的拉維達韋、凱因科技的可洛派韋已獲批上市,均為NS5A抑制劑,且均已納入全國醫(yī)保目錄;3款為抗HIV藥,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艾迪藥業(yè)的艾諾韋林(醫(yī)保乙類)已獲批上市;抗乙肝用藥因集采導致規(guī)??s小,尋求功能性治愈和更徹底的病毒學治愈成為乙肝新藥的研發(fā)方向,豪森的艾美酚胺替諾福韋是我國首個獲批的原創(chuàng)口服抗乙肝新藥。
9款為消化系統(tǒng)及代謝藥,集中在糖尿病用藥及胃腸道潰瘍。2021年上半年中國公立醫(yī)療機構終端消化系統(tǒng)及代謝藥(化藥+中藥)銷售規(guī)模超過900億元。2款已獲批上市,其中微芯生物的西格列他是全球首個獲批治療2型糖尿病的PPAR全激動劑。7款在審新藥中,華領的多扎格列艾汀是全球首款報產的GKA類降糖藥,恒瑞醫(yī)藥的恒格列凈、瑞格列汀有望成為首款國產1類SGLT-2抑制劑及DPP-4抑制劑等。
四歲兒童突發(fā)發(fā)熱頭痛可通過物理降溫、補液觀察、藥物干預、就醫(yī)評估等方式處理,通常與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幼兒急疹、腦膜炎等病因相關。
1、物理降溫建議家長用溫水擦拭兒童頸部、腋窩等大血管處,保持室溫25℃左右,避免捂熱。體溫超過38.5℃時需配合藥物干預。
2、補液觀察家長需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補液鹽或溫開水,觀察是否伴隨嘔吐、皮疹。記錄體溫變化頻率,6小時內未退熱需就醫(yī)。
3、藥物干預體溫超過38.5℃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滴劑或小兒退熱栓,避免交替用藥。注意藥物過敏史。
4、就醫(yī)評估若出現持續(xù)高熱、頸項強直或意識模糊,可能與細菌性腦膜炎有關,需急診排查。血常規(guī)和腦脊液檢查可明確病因。
發(fā)熱期間保持清淡飲食,可適量食用小米粥、蘋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劇烈活動,每2小時監(jiān)測體溫變化。
無精癥部分患者可通過藥物治療或手術干預恢復生育能力,治療效果主要與梗阻性因素、內分泌異常、遺傳疾病、生精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
1、梗阻性因素輸精管結扎或炎癥可能導致精子輸送受阻,可通過顯微鏡下輸精管吻合術或經尿道射精管切開術解除梗阻,術后需配合抗生素預防感染。
2、內分泌異常垂體功能減退或甲狀腺疾病會影響睪酮分泌,表現為胡須稀疏和性欲減退,可使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枸櫞酸氯米芬進行激素替代治療。
3、遺傳疾病克氏綜合征等染色體異常會導致睪丸發(fā)育不良,這類患者可嘗試顯微取精術獲取精子,必要時需通過供精輔助生殖技術實現生育。
4、生精功能障礙腮腺炎性睪丸炎或隱睪病史可能損傷生精上皮,表現為睪丸體積縮小,可采用他莫昔芬改善生精微環(huán)境,嚴重者需考慮睪丸精子抽吸術。
建議患者完善精液分析、性激素檢測和基因篩查,避免高溫環(huán)境,適當補充鋅元素和維生素E,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精液質量。
尿道結石導致排尿困難可通過多飲水、藥物排石、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取石等方式治療。尿道結石通常由尿液濃縮、尿路感染、代謝異常、尿路梗阻等原因引起。
1、多飲水每日飲水量建議超過2000毫升,有助于稀釋尿液并促進小結石排出。家長需督促孩子定時定量飲水,避免碳酸飲料。
2、藥物排石α受體阻滯劑如坦索羅辛可松弛輸尿管平滑肌,雙氯芬酸鈉緩解疼痛,枸櫞酸鉀調節(jié)尿液酸堿度。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聯合使用。
3、體外碎石適用于直徑小于2厘米的結石,通過沖擊波將結石粉碎??赡芘c輸尿管解剖異常有關,常伴隨腰部絞痛、血尿等癥狀。
4、手術取石經尿道膀胱鏡或輸尿管鏡取石適用于嵌頓性結石。多與前列腺增生等梗阻性疾病相關,可能出現發(fā)熱、尿潴留等并發(fā)癥。
急性尿潴留需立即就醫(yī),術后應限制高草酸食物攝入,保持適量運動預防復發(fā)。
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可能出現腹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生長發(fā)育遲緩等癥狀,早期表現以消化道不適為主,進展期可能伴隨貧血或體重下降。
1、腹痛:上腹部隱痛或餐后脹痛較常見,可能與胃黏膜炎癥有關。家長需觀察孩子疼痛頻率,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可遵醫(yī)囑使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藥物。
2、食欲減退:因胃部不適導致進食量減少,長期可能影響營養(yǎng)攝入。建議家長準備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條,必要時需補充維生素B12或鐵劑。
3、惡心嘔吐:胃酸分泌異常引發(fā)反流癥狀,嘔吐物可能含未消化食物。家長需保持孩子進食后直立姿勢,醫(yī)生可能推薦枸櫞酸鉍鉀、甲硝唑等聯合用藥。
4、生長發(fā)育遲緩:長期營養(yǎng)吸收障礙導致身高體重增長緩慢,可能伴隨貧血。需定期監(jiān)測生長曲線,治療需根除幽門螺桿菌并配合營養(yǎng)補充。
兒童感染幽門螺桿菌具有家庭聚集性,建議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同步篩查,日常實行分餐制并加強餐具消毒。
新生寶寶黃疸正常值一般不超過12.9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具體數值受出生時間、喂養(yǎng)方式、膽紅素代謝速度等因素影響。
1、出生時間生理性黃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可能持續(xù)更久。
2、喂養(yǎng)方式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黃疸持續(xù)時間可能較長,但多數屬于母乳性黃疸,加強喂養(yǎng)有助于膽紅素排出。
3、膽紅素代謝紅細胞破壞后產生的膽紅素需經肝臟處理,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可能導致暫時性膽紅素升高。
4、病理性因素溶血性疾病、感染、膽道閉鎖等會導致黃疸值異常升高,需密切監(jiān)測膽紅素變化曲線并及時干預。
家長應每天在自然光下觀察寶寶皮膚黃染范圍,記錄大小便次數,按需喂養(yǎng)并遵醫(yī)囑監(jiān)測膽紅素值,若黃疸蔓延至手足心或伴隨嗜睡、拒奶需立即就醫(yī)。
四個月大的寶寶患中耳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局部護理、緩解疼痛、定期復查等方式處理。中耳炎通常由細菌感染、感冒繼發(fā)、哺乳姿勢不當、免疫系統(tǒng)未完善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是常見病因,醫(yī)生可能開具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頭孢克洛顆粒、阿奇霉素顆粒等藥物,家長需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并觀察寶寶有無皮疹等不良反應。
2、局部護理:哺乳后建議家長豎抱拍嗝避免嗆奶,用溫熱毛巾敷耳部緩解不適,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洗澡進水加重感染。
3、緩解疼痛:寶寶可能出現抓耳哭鬧,可遵醫(yī)囑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滴劑,家長需避免自行使用退熱貼或冰敷等刺激方法。
4、定期復查:中耳炎易復發(fā),治療結束后需復查耳鏡,家長需觀察寶寶睡眠時是否頻繁搖頭或抓耳,出現發(fā)熱癥狀應立即就醫(yī)。
哺乳期母親應避免辛辣飲食,保持寶寶鼻腔通暢,喂奶時抬高頭部30度,若耳道有分泌物須由醫(yī)生清理。
先天性喉喘鳴不是哮喘,屬于喉部發(fā)育異常導致的呼吸音異常,常見于新生兒或嬰兒,主要表現為吸氣時高調喘鳴音。
1、病因差異先天性喉喘鳴由喉軟骨軟化或聲門上結構異常引起,哮喘則是氣道慢性炎癥反應導致的氣道高反應性。
2、癥狀特點先天性喉喘鳴多在出生后1-2周出現,安靜吸氣時明顯;哮喘表現為反復發(fā)作性喘息、胸悶,常與過敏原接觸有關。
3、檢查方法先天性喉喘鳴通過喉鏡檢查確診,哮喘需結合肺功能檢查、過敏原檢測等綜合判斷。
4、治療方向先天性喉喘鳴多數隨年齡增長自愈,嚴重者需手術矯正;哮喘需長期使用吸入激素等藥物控制炎癥。
家長發(fā)現嬰兒持續(xù)喘鳴應及時就診耳鼻喉科,避免誤診為哮喘延誤治療,日常注意保持喂養(yǎng)體位傾斜減少嗆咳風險。
膝蓋后側疼痛可能由腘窩囊腫、半月板損傷、韌帶拉傷、骨關節(jié)炎等原因引起,可通過休息制動、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等方式緩解。
1、腘窩囊腫膝關節(jié)滑液積聚形成的囊性腫物,表現為腘窩處脹痛,屈膝時加重。可遵醫(yī)囑使用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玻璃酸鈉注射液等藥物,嚴重者需穿刺抽液或手術切除。
2、半月板損傷運動扭傷或退變導致半月板撕裂,疼痛多伴隨關節(jié)彈響和卡頓。急性期需關節(jié)制動,可服用洛索洛芬鈉片、氨基葡萄糖膠囊、氟比洛芬凝膠貼膏,保守治療無效時需關節(jié)鏡手術。
3、韌帶拉傷過度運動導致腘繩肌或交叉韌帶損傷,表現為局部壓痛和活動受限。建議冷敷加壓包扎,使用依托考昔片、鹽酸乙哌立松片、酮洛芬貼劑,配合康復訓練恢復肌力。
4、骨關節(jié)炎關節(jié)軟骨退變引發(fā)炎癥,晨起僵硬且上下樓梯疼痛明顯??申P節(jié)腔注射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口服硫酸軟骨素片、帕瑞昔布鈉,晚期需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
避免長時間蹲跪或爬山,肥胖者需減重,疼痛持續(xù)超過兩周應盡早就醫(yī)排查病因。
新生兒肝炎通常需要通過肝功能檢查、病毒學檢測、影像學檢查和膽汁酸檢測等方法進行診斷。
1、肝功能檢查通過血液檢測轉氨酶、膽紅素等指標,評估肝臟損傷程度,幫助判斷肝炎類型及嚴重程度。
2、病毒學檢測采集血液或糞便樣本檢測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等病原體,明確是否為感染性肝炎。
3、影像學檢查采用腹部超聲檢查肝臟形態(tài)結構,觀察是否存在膽道閉鎖等并發(fā)癥。
4、膽汁酸檢測通過血清膽汁酸水平測定評估膽汁淤積情況,輔助鑒別診斷膽汁淤積性肝病。
建議家長在醫(yī)生指導下配合完成各項檢查,注意觀察新生兒黃疸變化情況,保持合理喂養(yǎng)。
牙齒發(fā)黃可通過日常清潔、專業(yè)美白、飲食調整、口腔治療等方式改善。牙齒變色通常由外源性色素沉積、牙釉質磨損、氟斑牙、四環(huán)素牙等原因引起。
1、日常清潔堅持使用含碳酸氫鈉的牙膏刷牙,配合牙線清理牙縫色素。避免吸煙、濃茶等易染色習慣,每半年接受一次超聲波潔牙。
2、專業(yè)美白冷光美白通過過氧化氫凝膠分解色素分子,診室操作需2-3次見效。家庭美白可使用含10%過氧化脲的牙托套裝,需連續(xù)使用1-2周。
3、飲食調整減少紅酒、咖啡等深色飲品攝入,咀嚼蘋果、芹菜等高纖維食物幫助摩擦清潔。餐后漱口可選用含焦磷酸鈉的漱口水抑制色素附著。
4、口腔治療氟斑牙可選擇滲透樹脂修復或瓷貼面覆蓋,四環(huán)素牙需進行髓腔內漂白。重度內源性變色可考慮全瓷冠修復,需由牙體牙髓科醫(yī)生評估。
長期飲用含氟量高的水源可能加重牙色問題,建議兒童期控制氟攝入量。牙齒美白后48小時內需避免染色性食物以鞏固效果。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