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31人閱讀
慢阻肺并發(fā)癥的癥狀主要有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臟病、自發(fā)性氣胸、肺性腦病、肺部感染等。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以持續(xù)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并發(fā)癥多與長期缺氧及炎癥反應相關。
呼吸衰竭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見并發(fā)癥,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加重、口唇發(fā)紺、意識模糊等。慢阻肺患者因氣道阻塞和肺泡破壞,導致氣體交換障礙,嚴重時可出現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癥。需通過氧療或無創(chuàng)通氣改善通氣功能,必要時需住院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氨茶堿注射液、沙丁胺醇氣霧劑、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等。
肺源性心臟病由長期肺動脈高壓導致右心負荷增加引起,表現為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肝腫大等。慢阻肺患者因慢性缺氧導致肺血管收縮,最終引發(fā)右心室肥厚和功能衰竭。治療需控制感染、改善缺氧,常用藥物包括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硝酸異山梨酯片等,同時需限制鈉鹽攝入。
自發(fā)性氣胸多見于肺大皰破裂的慢阻肺患者,突發(fā)胸痛和呼吸困難是典型癥狀。由于肺泡結構破壞形成肺大皰,在咳嗽或用力時易破裂導致氣體進入胸膜腔。輕度氣胸可通過臥床休息吸氧觀察,嚴重時需行胸腔閉式引流術。臨床常用頭孢呋辛酯片預防感染,必要時使用鹽酸哌替啶注射液止痛。
肺性腦病由嚴重二氧化碳潴留引發(fā)神經精神癥狀,表現為嗜睡、煩躁、撲翼樣震顫等。慢阻肺患者因通氣功能障礙導致高碳酸血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治療核心是改善通氣,可選用尼可剎米注射液興奮呼吸中樞,配合無創(chuàng)通氣糾正酸堿失衡,需密切監(jiān)測血氣分析。
肺部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誘因,癥狀包括咳嗽咳痰加重、發(fā)熱、膿性痰等。氣道防御功能下降和黏液清除障礙使患者易反復感染。治療需根據病原學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左氧氟沙星片、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等,同時加強痰液引流和營養(yǎng)支持。
慢阻肺患者應嚴格戒煙并避免接觸粉塵等刺激物,堅持規(guī)范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激素。日??蛇M行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訓練,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預防感染。飲食需保證高蛋白、高熱量,維持適宜體重,出現癥狀加重時需及時就醫(yī)調整治療方案。定期復查肺功能有助于評估病情進展。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