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41人閱讀
抽動癥可通過中藥調理、針灸療法、推拿按摩、耳穴壓豆、情志調護等方式治療。抽動癥可能與肝風內動、脾虛痰阻、腎精不足、心火亢盛、氣血失調等因素有關。
肝風內動型可選用天麻鉤藤顆粒平肝息風,脾虛痰阻型適用六君子湯加減健脾化痰,腎精不足型常用左歸丸滋腎填精。中藥需由中醫(yī)師辨證施治,避免自行用藥。部分患兒可能伴隨擠眉弄眼、肢體抽動等癥狀,療程通常需持續(xù)1-3個月。
主穴選取百會、風池、太沖等穴位,配合合谷、足三里等配穴,采用平補平瀉手法。針灸可通過調節(jié)經絡氣血改善抽動癥狀,每周治療2-3次,10次為1療程。部分患者治療初期可能出現短暫癥狀加重,屬正常反應。
采用清肝經、揉小天心等手法疏通肝經氣機,配合捏脊療法調節(jié)臟腑功能。每日按摩15-20分鐘,可緩解面部及四肢肌肉抽動。推拿時需注意力度輕柔,避免皮膚損傷。建議家長學習規(guī)范手法后居家操作。
選取神門、肝、腎等耳穴貼壓王不留行籽,通過持續(xù)刺激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功能。每3-5天更換1次,雙耳交替貼壓。耳穴治療對發(fā)聲性抽動效果較明顯,需注意防止耳部皮膚過敏。
采用移情易性法疏導情緒,避免責罵或過度關注抽動行為??赏ㄟ^五音療法播放角調音樂疏肝解郁,配合八段錦等柔緩運動調節(jié)身心。家長應創(chuàng)造寬松家庭環(huán)境,減少患兒緊張焦慮情緒。
中醫(yī)治療期間需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含咖啡因食物。建議每日進行30分鐘太極拳或散步等舒緩運動,保證充足睡眠。治療3個月未改善或出現自傷行為需及時復診,必要時配合現代醫(yī)學干預。注意記錄癥狀變化周期,幫助醫(yī)生調整治療方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