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是肛管或直腸與肛門周圍皮膚之間形成的異常通道,通常由肛周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后未完全愈合導致。肛瘺主要表現(xiàn)為肛門周圍反復流膿、腫痛、瘙癢,可能伴有發(fā)熱等全身癥狀。
肛瘺多由肛腺感染引起,感染后形成肛周膿腫,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后未完全愈合,形成慢性炎性管道。其他原因包括克羅恩病、結核、外傷等。肛瘺可能與肛門局部衛(wèi)生不良、長期腹瀉或便秘、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關。
肛瘺患者常表現(xiàn)為肛門周圍皮膚出現(xiàn)小硬結或腫塊,伴有疼痛和腫脹。腫塊破潰后形成外口,反復流出膿液或血性分泌物。癥狀可能時輕時重,在排便時疼痛加重。長期不愈的肛瘺可能導致肛門周圍皮膚濕疹、瘙癢。
醫(yī)生通過肛門指檢可初步判斷肛瘺的存在。進一步檢查包括肛門鏡檢查、超聲檢查或磁共振成像。這些檢查有助于確定瘺管的走向、深度及與括約肌的關系。復雜性肛瘺可能需要瘺管造影或麻醉下探查。
肛瘺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常見術式包括瘺管切開術、掛線療法、肛瘺切除術等。手術目的是徹底清除瘺管,同時盡可能保護肛門括約肌功能。術后需保持傷口清潔,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預防感染。
預防肛瘺需保持肛門清潔,避免長期腹瀉或便秘。飲食應富含膳食纖維,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多飲水。出現(xiàn)肛周膿腫時應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破潰導致肛瘺形成。術后患者應定期復查,防止復發(fā)。
肛瘺患者應注意保持肛門部位清潔干燥,排便后可用溫水清洗。避免久坐久站,適當進行提肛運動。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出現(xiàn)肛門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避免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術后患者需遵醫(yī)囑定期換藥,觀察傷口愈合情況。
229次瀏覽 2025-03-21
59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0次瀏覽 2025-09-05
4872次瀏覽
4971次瀏覽
4877次瀏覽
4739次瀏覽
473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