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通常需要掛皮膚科或皮膚性病科,可能與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外傷、糖尿病、長期穿不透氣鞋襪等因素有關(guān)。
灰指甲在醫(yī)學(xué)上稱為甲真菌病,主要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表現(xiàn)為指甲增厚、變色、分層或脫落。皮膚科醫(yī)生會通過刮取病甲碎屑進行真菌鏡檢或培養(yǎng)確診,常用藥物包括鹽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膠囊、聯(lián)苯芐唑乳膏等。真菌感染具有傳染性,患者應(yīng)避免與他人共用拖鞋、指甲剪等物品。
部分醫(yī)院將皮膚科與性病科合并為皮膚性病科,同樣可接診灰指甲患者。若伴隨足癬、體癬等其他皮膚真菌感染,或存在免疫缺陷疾病時,需在該科室進行綜合治療。醫(yī)生可能建議聯(lián)合使用環(huán)吡酮胺搽劑、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外用藥,嚴(yán)重者需配合口服抗真菌藥物。
灰指甲治療期間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潔,每日更換棉質(zhì)襪子,避免長時間浸泡水中。修剪病甲時使用專用工具,防止交叉感染。糖尿病患者應(yīng)嚴(yán)格控制血糖,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需加強營養(yǎng)補充。治療周期通常需要3-6個月,新甲完全長出后方可停藥,患者須遵醫(yī)囑定期復(fù)查。
0次瀏覽 2025-10-05
0次瀏覽 2025-10-05
191次瀏覽 2025-10-05
743次瀏覽 2023-08-28
202次瀏覽 2025-10-05
330次瀏覽 2025-10-05
112次瀏覽 2025-10-05
415次瀏覽 2025-10-05
401次瀏覽 2024-09-25
436次瀏覽 2025-10-05
106次瀏覽 2025-10-05
80次瀏覽 2025-10-05
125次瀏覽 2025-10-05
0次瀏覽 2025-10-05
247次瀏覽 2025-10-05
90次瀏覽 2025-10-05
104次瀏覽 2025-10-05
259次瀏覽 2025-10-05
195次瀏覽 2025-10-05
0次瀏覽 2025-10-05
431次瀏覽 2025-10-05
199次瀏覽 2025-10-05
379次瀏覽
174次瀏覽
231次瀏覽
237次瀏覽
27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