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缺血壞死是一種非常難治愈的疾病,目前,各種各樣的保守治療(非手術(shù))方法,效果如何呢?
⑴藥物治療:包括擴張血管的藥物、抗凝藥物,溶拴藥物、降血脂藥物、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增加鈣吸收的藥物、中醫(yī)舒筋活血藥物等藥物治療,均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嚴謹?shù)摹⒖茖W的臨床研究,均沒有肯定的療效,這些藥物可以有一定止痛作用,可以一時緩解癥狀,但很難治愈股骨頭缺血壞死,骨壞死還會繼續(xù)發(fā)展。僅通過藥物治療而治愈的股骨頭缺血壞死在臨床實踐中非常罕見或者說幾乎沒有。
⑵物理康復治療:包括電刺激 Electrical stimulation、高能脈沖 High-energy shock wave、高壓氧Hyperbaric oxygen 、超聲波Ultrasonography和體療、中醫(yī)拔罐、針灸等治療方法,雖然這些治療方法也可以一時緩解臨床癥狀,但很難使骨壞死治愈。
⑶介入治療:股骨頭血管介入療法:
是一種經(jīng)對(同)側(cè)股骨動脈將導管插入股骨動脈→股深動脈→旋股內(nèi)側(cè)動脈,通過導管直接將抗凝藥物或溶栓藥物注入旋股內(nèi)側(cè)動脈。目的是通過溶栓或抗凝藥物的作用,使已經(jīng)閉塞的股骨頭血管再通。
股骨頭血管溶栓原理來自于冠狀動脈造影及溶栓,但問題是:
a.冠狀動脈溶栓是在動脈發(fā)生閉塞3小時之內(nèi)有效,超過這一時限,效果就不明顯了;
b.股骨頭血管閉塞至少發(fā)生于數(shù)月之前,溶栓或抗凝藥物幾乎不會有效果;
c.骨壞死的血管閉塞發(fā)生于股骨頭內(nèi)毛細血管,是股骨頭內(nèi)微循環(huán)受損,與冠狀動脈閉塞機理完全不同,因此,對冠狀動脈閉塞治療有效的方法,對骨壞死來講是無效的。
d.溶栓藥物的細胞毒性和藥物加壓注入可能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造成傷害,導致血管進一步閉塞,股骨頭血運進一步破壞,加速(重)骨壞死進程。因此,介入治療是一種無益甚至有可能有害的治療方法。
綜上所述,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保守治療(非手術(shù)),是一種療效不明顯,效果不確定的治療方法。往往會因此而錯失早期手術(shù)--保頭治療的寶貴時機。目前的研究和臨床實踐表明,保守治療可一時緩解癥狀,但治愈骨壞死的可能性不大。正如國外學者 和同事回顧了21個研究819髖34個月(范圍20個月—10年)的隨診報告,發(fā)現(xiàn)保守治療的股骨頭缺血壞死病人的股骨頭生存率僅22%。較手術(shù)治療的生存率(50%--90%)明顯低得多。因此認為采用保守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實際上等于是“加速了”病人做人工關(guān)節(jié)置換術(shù)的進程。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670次瀏覽 2023-08-15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308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3982次瀏覽 2024-11-09
3908次瀏覽 2024-10-28
4033次瀏覽 2024-11-10
3865次瀏覽 2025-01-05
3928次瀏覽 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