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脾虛=骨質疏松,這個加減方式是什么意思呢?每天門診上都會有很多來開補鈣的藥治療骨質疏松的。那么骨質疏松就是”缺了來補”這個治療大法嗎?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內經》曰:有骨痿者,補腎法治之。中醫(yī)理論認為“腎主骨”、“脾主肌肉”。如果我把骨當成水來看待,那么水怎么才能透過堤壩滲出去呢?在中醫(yī)上恰恰就是腎主骨,腎主水,而堤壩這個土又是中醫(yī)上所主的脾胃,當一個人消化好的 時候就肌肉結實,就是肌肉男!骨骼就會健壯!所以腎虛是骨質疏松癥的主要病機。
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腎精需要脾精的滋養(yǎng),吃飽喝足了才骨骼健壯。若脾不運化,脾精不足,必使腎精乏源或腎精虧虛,骨骼失養(yǎng),則骨骼脆弱無力,必致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故提出脾虛是本病的重要病機。
大家也可以觀察觀察身邊骨質疏松的老人,看是不是消化都不好呢?所以,你有可能吃一火車皮的鈣片也無法補不上去,不僅浪費錢,還需要往醫(yī)院跑著開鈣片,健脾補腎才可能是中醫(yī)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基本法則。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380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355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0次瀏覽 2025-08-11
4556次瀏覽
4539次瀏覽
4496次瀏覽
4591次瀏覽
435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