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可適量吃西瓜、綠豆湯、淡鹽水、黃瓜、苦瓜等食物,也可遵醫(yī)囑使用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清暑益氣丸、六一散等藥物。建議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并配合飲食調(diào)理。
西瓜含水量超過90%,能快速補充體液流失,所含的鉀元素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電解質(zhì)平衡。中暑后食用冰鎮(zhèn)西瓜還可通過低溫刺激幫助降低核心體溫,但胃腸虛弱者應避免過量食用。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其含有的B族維生素能促進能量代謝。煮湯時建議保留豆皮以增強解暑效果,冷卻后飲用可同時補充水分和礦物質(zhì)。
按0.9%比例配制的淡鹽水能同步補充鈉離子和水分,預防低鈉血癥。大量出汗后應分次少量飲用,每小時不超過1000毫升,避免加重心臟負擔。
黃瓜的含水量達96%,且含有硅元素可增強血管彈性。生食時保留黃瓜皮能攝入更多膳食纖維,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
苦瓜皂苷具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zhì)調(diào)節(jié)血糖,對熱應激導致的代謝紊亂有改善作用。焯水后涼拌可減輕苦味,更適合中暑后食欲不振時食用。
含廣藿香醇和蒼術酮等成分,適用于暑濕型中暑伴惡心嘔吐。能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紊亂,但酒精過敏者應選擇無醇劑型。
由樟腦、薄荷腦等組成,針對高熱無汗的中暑癥狀。通過刺激汗腺分泌實現(xiàn)發(fā)汗解表,兒童使用時需稀釋并減量。
含冰片、丁香等芳香開竅成分,適用于頭痛頭暈的輕度中暑。舌下含服吸收更快,但孕婦及陰虛體質(zhì)者慎用。
含西洋參、麥冬等益氣養(yǎng)陰藥材,適合氣陰兩虛型中暑恢復期??筛纳品α诳拾Y狀,服用期間忌食辛辣油膩。
滑石與甘草6:1配比的經(jīng)典方劑,主治暑熱煩渴。外用時還可撲撒在皮膚皺褶處預防痱子,但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中暑后應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用溫水擦拭皮膚。恢復期間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飲水,分8-10次補充。飲食選擇易消化的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加重代謝負擔。若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意識模糊等癥狀須立即送醫(yī),重度中暑可能引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日常預防需避免高溫時段外出,戶外活動時佩戴透氣遮陽帽并每15-20分鐘補水一次。
222次瀏覽 2025-11-15
417次瀏覽 2025-11-16
190次瀏覽 2025-11-16
912次瀏覽 2023-09-06
394次瀏覽 2025-11-15
0次瀏覽 2025-11-15
217次瀏覽 2025-11-15
185次瀏覽 2025-11-15
0次瀏覽 2025-11-15
297次瀏覽 2025-11-16
228次瀏覽 2025-11-15
115次瀏覽 2025-11-15
285次瀏覽 2025-11-16
335次瀏覽 2025-11-16
370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11-15
172次瀏覽 2025-11-15
241次瀏覽 2025-11-16
226次瀏覽 2025-11-15
179次瀏覽 2025-11-15
175次瀏覽 2025-11-15
0次瀏覽 2025-11-15
792次瀏覽
786次瀏覽
783次瀏覽
618次瀏覽
105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