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痙攣怎么好得快

腸痙攣可通過熱敷腹部、適量飲用溫水、調(diào)整飲食、遵醫(yī)囑使用解痙藥物、按摩腹部等方式緩解。腸痙攣可能與飲食不當、胃腸功能紊亂、腸道感染、腸易激綜合征、腸道器質(zhì)性疾病等因素有關。
用溫熱毛巾或熱水袋敷于腹部,溫度控制在40-50攝氏度,每次持續(xù)15-20分鐘。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腸道平滑肌痙攣。注意避免燙傷皮膚,嬰幼兒及皮膚感覺障礙者需由他人協(xié)助控制溫度。
分次少量飲用35-40攝氏度的溫水,每次50-100毫升,間隔10-15分鐘。溫水能舒緩腸道神經(jīng)反射,幫助排出腸道積氣。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或飲用冰水,以免加重腸道刺激。
發(fā)作期選擇米湯、藕粉、軟爛面條等低渣飲食,避免豆類、乳制品、碳酸飲料等產(chǎn)氣食物。癥狀緩解后逐步添加蒸蛋、蘋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每日進食4-6餐,每餐控制在七分飽,細嚼慢咽減少空氣吞咽。
可遵醫(yī)囑使用消旋山莨菪堿片、顛茄片、匹維溴銨片等藥物。消旋山莨菪堿片適用于胃腸平滑肌痙攣,顛茄片能抑制腸道蠕動亢進,匹維溴銨片對腸易激綜合征相關痙攣效果較好。使用前需排除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禁忌證。
取仰臥位屈膝,用手掌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方向順時針環(huán)形按摩,力度以能觸及腸管蠕動為宜。每次按摩5-10分鐘,每日2-3次。按摩可促進腸內(nèi)容物排空,但急性腹膜炎、腸梗阻患者禁用此法。
腸痙攣緩解后應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每日進行散步等輕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胃腸動力,建議餐后30分鐘進行15-20分鐘步行。注意記錄飲食日記,排查誘發(fā)痙攣的食物。若反復發(fā)作或伴隨發(fā)熱、血便等癥狀,需及時進行腸鏡檢查排除器質(zhì)性疾病。冬季注意腹部保暖,睡眠時可使用腹帶防止受涼。
有點腸痙攣是什么意思
腸痙攣是怎樣造成的
腸痙攣太痛了怎么辦緩解
腸道痙攣的原因有哪些
胃腸道痙攣癥狀和表現(xiàn)
腸道痙攣的癥狀怎樣緩解一下
成人腸痙攣的治療方法
小兒腸痙攣的癥狀及治療方法有什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