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升高不一定由胰腺炎引起,胰腺炎的診斷需結合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指標綜合判斷。淀粉酶升高的原因主要有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腮腺炎、腸梗阻、腎功能不全。
1、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淀粉酶升高的常見原因,血清淀粉酶水平通常在發(fā)病后2-12小時開始上升,24-48小時達到高峰?;颊叨啾憩F(xiàn)為突發(fā)上腹劇痛、惡心嘔吐,伴隨血淀粉酶超過正常值3倍以上。需通過腹部CT或超聲檢查確診,治療包括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液及蛋白酶抑制劑使用。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患者淀粉酶升高幅度通常低于急性發(fā)作,伴隨胰腺鈣化、脂肪瀉等特征。長期飲酒史是主要誘因,影像學可見胰腺導管擴張和實質萎縮。治療需戒酒、補充胰酶制劑,嚴重者需內鏡下胰管支架置入術。
3、腮腺炎:
腮腺炎可引起唾液型淀粉酶升高,與胰腺炎鑒別要點在于伴有腮腺腫痛癥狀,胰腺影像學檢查正常。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體檢測可確診,治療以對癥支持為主,兒童需隔離預防傳播。
4、腸梗阻:
腸梗阻時腸壁通透性增加導致淀粉酶吸收入血,但升高幅度多小于胰腺炎。典型表現(xiàn)為腹脹、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腹部立位片可見氣液平面。需解除梗阻病因,必要時手術干預。
5、腎功能不全:
腎臟是淀粉酶主要排泄途徑,腎功能衰竭時淀粉酶清除減少可引起假性升高。此類患者多有肌酐升高、少尿等表現(xiàn),需通過腎小球濾過率評估腎功能,治療以透析或腎臟替代治療為主。
胰腺炎的判斷需結合典型腹痛癥狀、血淀粉酶超過正常值3倍以上及影像學特征性改變。日常應注意避免暴飲暴食和過量飲酒,高脂血癥患者需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出現(xiàn)持續(xù)上腹痛伴嘔吐時應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藥掩蓋病情?;謴推陲嬍骋藦那辶髻|逐步過渡到低脂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脂溶性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