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干咳無痰可能由呼吸道感染、過敏反應、環(huán)境刺激、胃食管反流或心理因素引起,可通過抗感染治療、過敏管理、環(huán)境調整、抑酸治療及心理疏導等方式緩解。
1、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細菌感染是兒童干咳常見原因,尤其多見于上呼吸道感染早期或支原體肺炎?;純嚎赡馨殡S低熱、咽痛,聽診肺部無啰音。治療需根據病原體選擇藥物,如阿奇霉素針對支原體感染,奧司他韋用于流感病毒,細菌性感染可選用頭孢克洛。咳嗽劇烈時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鎮(zhèn)咳。
2、過敏反應:
過敏性鼻炎或咳嗽變異性哮喘常表現為陣發(fā)性干咳,夜間或晨起加重,可能合并打噴嚏、揉鼻動作。需檢測過敏原并回避,環(huán)境控制包括使用防螨寢具、空氣凈化器。藥物選擇氯雷他定糖漿或孟魯司特鈉咀嚼片,中重度哮喘需布地奈德霧化吸入。
3、環(huán)境刺激:
干燥空氣、二手煙、粉塵或甲醛等污染物持續(xù)刺激呼吸道黏膜。表現為接觸刺激物后咳嗽加重,脫離環(huán)境后緩解。建議保持室內濕度50%-60%,每日通風兩次,移除毛絨玩具、地毯等過敏原載體,必要時使用生理鹽水霧化濕潤氣道。
4、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引發(fā)反射性咳嗽,常見于餐后、平躺時,可能伴反酸、噯氣。建議少量多餐,餐后保持直立位2小時,睡前3小時禁食。藥物可選用鋁碳酸鎂咀嚼片中和胃酸,嚴重者需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
5、心理因素:
習慣性咳嗽或心因性咳嗽多見于學齡兒童,表現為注意力分散時咳嗽消失,可能伴有焦慮表現。需排除器質性疾病后,通過游戲治療、呼吸訓練等行為干預改善,嚴重者可配合小兒推拿或心理咨詢。
日常需保證每日飲水量達1000-1500毫升,3歲以上兒童可含服少量蜂蜜緩解咽喉刺激。飲食避免冰冷、辛辣食物,多食銀耳羹、雪梨等潤肺食材。保持每日1小時戶外活動增強抵抗力,但霧霾天需佩戴口罩。若咳嗽持續(xù)超過2周、出現喘鳴或夜間憋醒,需及時排查支氣管異物或先天性氣道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