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容易激怒體內有濕氣的五種表現(xiàn)

博禾醫(yī)生
春天是肝當令的季節(jié),肝屬木,最需要的是成長、光滑、精神飽滿,最怕壓制它。這種特性一旦被壓抑,人就會出現(xiàn)問題。正因為如此,春天是皮膚病、呼吸道病、脾胃病的多發(fā)期。在這個潮濕的季節(jié),通過傳統(tǒng)的艾灸療法祛除體內濕氣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預防各種疾病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干、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tǒng)稱)之一,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成為致病因素,侵犯人體引起疾病。濕邪通常有外濕和內濕兩種。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內濕則多由過度嗜酒或過食生冷,以致寒濕內侵脾陽失運,濕自內生。
總之,任何濕邪都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腹脹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癥狀,伴有精神衰退、嗜睡、身體困難、不想喝水等一系列濕濁內盛的癥狀。遇到雨連綿的南天,人們長期處于過度潮濕的環(huán)境中,稍微不小心就容易引起濕邪入體引起濕病。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有濕氣?
1、頭部沉重四肢疲勞:濕性沉重,其特點是沉重、失眠、記憶力下降、憤怒、干燥。
2、嘴里粘著舌苔:感受濕邪最典型的表現(xiàn)是嘴里粘著。
3、胸腹膨脹小便不良:濕是陰邪容易滯留臟腑,阻礙血氣運行腹膨脹,脾胃功能異常。濕邪停在下焦,小便短而不舒服。
4、下肢浮腫便瀑布腹瀉: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下肢浮腫,朝輕暮重,大便不成形,粘著,大便結束后心情不好。
5、腳縫癢,起水泡甚至潰爛。
灸除濕簡單方便
灸具有開郁、除濕、補充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春季養(yǎng)生,經(jīng)常灸可以輕松避免春季常見疾病,度過疲勞的春天。
1、關元穴:臍下3英寸,是養(yǎng)生保健強的要穴。長期灸有調節(jié)氣血、補腎固精等效果。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
2、生命門穴:人體背后的第二腰椎下與臍下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是精神飽滿的住宿場所。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
3、中腦穴:位于腹部中心線,臍上4英寸,相當于五指寬度。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者用艾罐灸20~30分鐘,可以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4、足三里穴:外膝下3英寸,脛骨外側約橫指部,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罐灸20~30分鐘。
5、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膨脹的地方,這是去濕的好穴位,每天用艾條灸15分鐘就能有效地健脾化濕。
6、解溪穴:腳背、踝關節(jié)活動的凹陷。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對于解除下肢水腫的效果比較好,每天灸15分鐘。
女性去濕氣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神經(jīng)衰弱失眠怎么辦 四種解決神經(jīng)衰弱失眠方法大放送
有濕氣的癥狀盤點 身體有四個癥狀說明濕氣嚴重
用中醫(yī)方法如何調理失眠 三個中醫(yī)調理方法更助眠
卵泡2.5*2.6不排和濕氣重有關嗎
失眠障礙有什么危害 了解失眠障礙的四個危害
女人濕氣重的癥狀特征有哪些 女性有這些癥狀說明濕氣重
神經(jīng)衰弱失眠緩解小方法有哪些
體內濕氣重影響懷孕嗎 體內濕氣的幾大影響須知
偏頭痛神經(jīng)緊張失眠怎么回事
缺鈣會導致失眠嗎 缺鈣的幾個常見癥狀細說
怎么調理肝火旺脾胃虛弱濕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