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作用與功效

博禾醫(yī)生
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疔瘡腫毒、乳癰、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等癥狀。
蒲公英性寒味苦,歸肝胃經(jīng),其清熱解毒作用對熱毒壅滯導致的疔瘡腫毒有顯著效果。新鮮蒲公英搗碎外敷可緩解局部紅腫熱痛,配伍金銀花、野菊花等內(nèi)服可增強療效。現(xiàn)代研究顯示蒲公英含有的蒲公英甾醇、膽堿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蒲公英能疏通肝經(jīng)郁滯,對乳癰初起時的乳房脹痛、結塊有明顯消散作用。臨床常與瓜蔞、牛蒡子配伍使用,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可取鮮品搗汁溫服配合局部熱敷。其活性成分蒲公英苦素能調(diào)節(jié)淋巴循環(huán),促進病理產(chǎn)物吸收。
蒲公英的利尿作用對下焦?jié)駸嵋鸬哪蝾l尿急、小便澀痛效果顯著。與車前草、白茅根配伍可增強通淋效果,適用于急性尿路感染早期。其鉀鹽含量較高,在利尿同時能維持電解質(zhì)平衡,但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
蒲公英能促進膽汁分泌,改善肝膽濕熱導致的脅痛、黃疸。其提取物可降低谷丙轉氨酶水平,對酒精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常與茵陳、梔子配伍治療膽囊炎,但膽道完全梗阻患者禁用。
蒲公英入肝經(jīng),對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羞明流淚有緩解作用??膳湮榫栈?、夏枯草煎湯內(nèi)服,或用鮮品榨汁過濾后滴眼。其含有的維生素A原和葉黃素等成分有助于維護視力健康。
蒲公英可鮮用或曬干入藥,脾胃虛寒者應配伍生姜、大棗減其寒性。新鮮蒲公英嫩葉可涼拌或做餡,每日食用量建議控制在50克以內(nèi)。使用蒲公英制劑期間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出現(xiàn)腹瀉等不適需停用。孕婦及過敏體質(zhì)者使用前應咨詢中醫(yī)師,自行采挖時需注意辨別品種避免誤食有毒植物。
大腸濕熱吃什么食物好
腎陰虛怎么引起的
扁桃體腫大需要手術嗎
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的區(qū)別是什么
氣虛吃什么藥見效快
艾灸能治婦科炎癥嗎
婦科炎癥吃什么食物
失眠出虛汗怎么回事
陰虛便秘與實熱便秘的區(qū)別
甘草泡水喝的功效
出現(xiàn)排卵障礙怎么辦
治療靜脈曲張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