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性胃炎和胃潰瘍有什么區(qū)別

博禾醫(yī)生
糜爛性胃炎和胃潰瘍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病變深度和癥狀特征,糜爛性胃炎通常僅累及胃黏膜表層,胃潰瘍則深達黏膜肌層或更深。兩者可能由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膽汁反流、應激反應、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典型癥狀包括上腹痛、反酸、惡心等,但胃潰瘍疼痛更具節(jié)律性和周期性。
糜爛性胃炎病變局限于胃黏膜上皮層,內鏡下可見多發(fā)點狀或片狀充血糜爛灶,黏膜下層結構完整。胃潰瘍病灶穿透黏膜肌層形成凹陷性缺損,嚴重者可深達漿膜層,潰瘍邊緣常有炎癥反應帶。這種深度差異決定了兩者在愈合時間和并發(fā)癥風險上的不同。
糜爛性胃炎多表現為進食后上腹隱痛或灼熱感,癥狀呈間歇性發(fā)作。胃潰瘍疼痛具有空腹加重、進食緩解的典型節(jié)律,夜間痛醒多見,疼痛部位多位于劍突下偏左,可放射至背部。胃潰瘍患者更易出現黑便、嘔血等出血癥狀。
胃鏡檢查是鑒別兩者的金標準,糜爛性胃炎可見黏膜充血水腫伴散在糜爛,活檢病理顯示淺層炎癥。胃潰瘍內鏡下可見圓形或橢圓形潰瘍灶,底部覆蓋白苔,周圍黏膜皺襞集中。X線鋇餐檢查中胃潰瘍可見龕影,糜爛性胃炎僅表現為黏膜皺襞增粗。
糜爛性胃炎較少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偶有少量出血。胃潰瘍可能并發(fā)穿孔、幽門梗阻或癌變,其中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概率較高。長期胃潰瘍尤其是胃角潰瘍存在癌變風險,需定期內鏡隨訪。
兩者均需根除幽門螺桿菌和抑酸治療,但糜爛性胃炎療程較短,通常4-6周。胃潰瘍需8-12周規(guī)范治療,巨大潰瘍或并發(fā)癥患者需手術干預。胃潰瘍患者須嚴格禁用非甾體抗炎藥,飲食需避免刺激性食物。
日常護理中需注意規(guī)律進食,避免過饑過飽,戒煙限酒。糜爛性胃炎患者可適量食用山藥、南瓜等保護胃黏膜的食物,胃潰瘍患者應增加優(yōu)質蛋白攝入促進潰瘍愈合。建議定期復查胃鏡,胃潰瘍患者治療后應進行幽門螺桿菌復查。出現持續(xù)腹痛、體重下降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
腸胃炎的癥狀及用藥方法有哪些
萎縮性胃炎病有什么癥狀
腸胃炎可以吃的食物有哪些
腸胃炎吃什么飯
腸胃炎怎么緩解拉肚子的癥狀吃什么藥
腸胃炎適合吃的食物有哪些
萎縮性慢性胃炎會癌變嗎
什么情況會得腸胃炎
輕度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嚴重嗎
孕婦腸胃炎惡心想吐吐不出來怎么辦
年輕人胃炎要緊嗎
胃炎與胃癌前期癥狀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