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濃度偏低是怎么回事

博禾醫(yī)生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濃度偏低可能由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慢性病性貧血、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溶血性貧血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補充鐵劑、輸血治療、營養(yǎng)干預、病因治療、骨髓移植等方式改善。
1、缺鐵性貧血:
鐵元素不足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常見于月經(jīng)期女性、兒童快速生長期或消化道出血患者。典型表現(xiàn)為乏力、指甲脆裂,血常規(guī)顯示紅細胞體積減小。治療需口服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鐵劑,同時增加動物肝臟、菠菜等富鐵食物攝入。
2、地中海貧血:
遺傳性珠蛋白合成障礙造成血紅蛋白結構異常,華南地區(qū)高發(fā)。患者多伴隨黃疸、脾腫大,基因檢測可確診。輕度無需治療,中重度需定期輸血配合祛鐵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根治手段。
3、慢性病性貧血:
慢性感染、腫瘤或風濕性疾病引發(fā)鐵代謝紊亂,表現(xiàn)為持續(xù)低熱伴血紅蛋白降低。需控制原發(fā)病,嚴重者可短期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避免盲目補鐵。
4、營養(yǎng)缺乏:
維生素B12或葉酸攝入不足影響紅細胞成熟,常見于長期素食者或胃切除術后。舌炎、肢體麻木是典型癥狀,需肌注維生素B12或口服葉酸片,配合食用瘦肉、蛋黃等食物。
5、溶血性貧血:
紅細胞破壞加速導致血紅蛋白釋放,可能與自身免疫疾病、瘧疾感染或藥物反應有關。急性發(fā)作時出現(xiàn)醬油色尿,需糖皮質激素治療,嚴重者需血漿置換。
日常需保證膳食均衡,每周攝入豬肝、鴨血等動物性鐵源2-3次,搭配柑橘類水果促進鐵吸收。避免濃茶、咖啡影響鐵劑效果,長期素食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清鐵蛋白。運動選擇瑜伽、散步等低強度項目,血紅蛋白低于70g/L時需暫停鍛煉。出現(xiàn)頭暈心悸加重或皮膚黏膜出血應及時血液科就診。
輸血后血紅蛋白不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紅細胞吸附和凝集的區(qū)別
口形紅細胞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紅細胞5.31正常嗎
小孩血紅蛋白偏低是什么原因,會導致什么危害
影響血紅蛋白的因素有哪些
腎小球腎炎隱血紅細胞多怎么回事
紅細胞高紅細胞體積低是什么原因
紅細胞壓積47正常嗎
紅細胞計數(shù)40是什么原因
孕晚期紅細胞偏低
紅細胞41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