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的AO分型是根據骨折形態(tài)、損傷機制和穩(wěn)定性進行的三級分類系統(tǒng),主要包括A型(壓縮性骨折)、B型(牽張性損傷)和C型(旋轉性損傷)三大類。該分型有助于臨床評估損傷嚴重程度并指導治療方案選擇。
1、A型骨折
A型骨折為軸向壓縮導致的椎體損傷,通常不伴后方韌帶復合體破壞。A1型為終板壓縮骨折,常見于骨質疏松患者;A2型為椎體劈裂骨折,可見冠狀面骨折線;A3型為爆裂性骨折,椎體后壁受累可能壓迫椎管。這類骨折穩(wěn)定性相對較好,輕度病例可通過臥床休息、支具固定治療,嚴重者需行椎體成形術或后路內固定術。
2、B型骨折
B型骨折由牽張暴力引起,特征性表現為后方結構損傷。B1型為單純韌帶性后柱損傷;B2型為骨性后柱骨折;B3型為經椎間盤的前柱損傷。此類骨折多存在潛在不穩(wěn)定性,常需手術重建脊柱序列。B1型可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釘固定,B2/B3型可能需前后路聯合手術。
3、C型骨折
C型骨折合并旋轉暴力損傷,表現為三柱結構破壞伴明顯移位。C1型為A型骨折合并旋轉;C2型為B型骨折合并旋轉;C3型為多節(jié)段旋轉剪切傷。這類骨折極不穩(wěn)定,幾乎均需手術干預,通常采用長節(jié)段固定結合椎間融合術,術后需嚴格制動防止內固定失敗。
4、分型臨床意義
AO分型通過評估骨折形態(tài)預測神經損傷風險,A型神經損傷概率較低,B型約30%伴神經癥狀,C型可達60%以上。分型還指導手術入路選擇:A型多采用前路減壓,B型傾向后路固定,C型常需聯合入路。動態(tài)CT掃描可提高B型骨折的檢出率。
5、治療原則
穩(wěn)定性骨折首選保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4-8周、佩戴TLSO支具3-6個月。手術治療指征包括:椎管侵占超過50%、后凸畸形超過30°、神經功能進行性惡化。常用術式有椎體后凸成形術、后路短節(jié)段固定、360°融合術等,術后需配合康復訓練恢復脊柱功能。
胸腰椎骨折患者急性期應絕對臥床,軸線翻身預防壓瘡?;謴推诳稍诳祻蛶熤笇逻M行腰背肌等長收縮訓練,逐步過渡到橋式運動、燕飛式訓練。飲食需保證每日鈣攝入800-1000mg,維生素D400-800IU,骨質疏松患者應長期抗骨質疏松治療。定期隨訪X線評估骨折愈合情況,術后1年內避免負重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