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患者插導尿管后出現(xiàn)血尿可能與導尿管刺激尿道黏膜、尿路感染或膀胱損傷有關。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病因。
導尿管插入過程中可能摩擦尿道黏膜導致微小血管破裂,表現(xiàn)為淡粉色或洗肉水樣尿液。這種情況通常為一過性,在導尿管留置1-3天后逐漸減輕。同時中風患者多存在排尿功能障礙,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可能加劇黏膜損傷。留置導尿管期間需保持會陰清潔,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尿道口,避免牽拉導尿管。
尿路感染是血尿的常見原因,導尿管破壞尿道自然防御屏障,細菌易逆行感染膀胱。患者可能出現(xiàn)尿液渾濁伴血絲、排尿灼熱感,嚴重時發(fā)熱。尿常規(guī)檢查可見白細胞升高,需留取尿培養(yǎng)后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分散片等。長期留置導尿管者建議每2-4周更換一次,必要時采用間歇導尿替代持續(xù)導尿。
中風患者若合并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結石,導尿管插入可能劃傷尿道或膀胱壁,導致鮮紅色血尿甚至血塊。這種情況需立即膀胱沖洗,超聲檢查明確損傷程度,嚴重時需膀胱鏡下止血。部分抗凝治療的中風患者凝血功能異常,輕微損傷即可導致持續(xù)滲血,需調整抗凝藥物劑量。
中風患者留置導尿管期間應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2000毫升,稀釋尿液減少刺激。定期檢查導尿管通暢度,避免折疊受壓。記錄尿液顏色變化,出現(xiàn)持續(xù)血尿、血塊或發(fā)熱時需緊急處理??祻推诨颊邞M早進行膀胱功能訓練,爭取早日拔除導尿管。